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斯克兰·吉利兰《阅读的妈妈》
非常喜欢这首小诗,因为我有这样的妈妈!非常喜欢这段文字,因为我是这样的妈妈!
在我的童年时光里, 书,是那么远的奢侈品,阅读基本属于自生自灭状态。忙于生计的大人谁也没有用书为孩子启智的意识,大人能给予孩子的是肆意在广阔田野奔跑的自由!
是什么时候谁人给了我阅读的记忆呢?哦,是那样的夏夜!躺在院中乘凉,看着天上的星星,迎着夏夜里温热的晚风,听不识字的奶奶唱童谣、讲故事……讲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时的星光,那时的虫鸣、奶奶手中蒲扇下的清风以及奶奶朦胧的身影,深深地刻在了心底!这大概是世上最朴素、最有温度的亲子阅读!
当奶奶的故事反反复复在耳边,所有的人物在心里滚瓜烂熟后,在田间跑着跑着,小小的内心就会莫名的空虚,强烈地渴望能探寻更远处的外面世界。书,便是通往精彩世界的那座桥梁!如饥似渴地不放过任何有字的纸片,想方设法找别人借书,便成了那时快乐而甜蜜的记忆!
可是,记忆的流里,深深镌刻进生命里的却是妈妈的朗读时间。或许仅仅是心血来潮,或许是冬夜漫漫的寂寥,那年冬天,妈妈竟然在睡前给我们读故事!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在妈妈的声音里想象着画面,随着情节的变化,和书中人物一起紧张,心紧紧地揪着,可是,看着煤油灯下妈妈被拉长的映在墙上的影子,竟慢慢地平静下来,安然的进入梦乡……妈妈讲的故事情节早已经忘了,可是几十年后的现在,那些冬夜,妈妈声音带来的温暖,那份睡前满足的安然,清晰如昨!
后来啊,我路过很多的桥,走过很多的路,看过很多的书,忘却了很多的记忆。可是,难以忘记的是奶奶的夏夜和妈妈的冬夜!这份记忆让我明白,读书固然美好,陪伴,是比书更温暖的阅读!当我也成为了妈妈,我理所当然地也成为了为孩子读书的妈妈。
在她最初的懵懂中,天天睡前声情并茂地读书给她听,从被忽略的背景音渐渐地升级为主旋律,进而到没有讲故事睡不着,阅读的习惯已然养成!正如林海音所言“我们是吃饭长大,我们也是读书长大!”依偎在妈妈怀里的小不点在无数个夜晚伴着书声渐渐长大——她认识了更多的汉字,早已不满足于睡前的一段阅读时光,随时随地都可能开启自己的阅读之旅,津津有味地走进一段又一段美妙的阅读体验!可是,睡前依然雷打不动的是只属于妈妈的伴读时光,多长或多短的文字,没有关系,只有枕着妈妈的声音才能欣然入梦!在妈妈的声音中走过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遨游了浩渺寂寞的外太空,跋涉在海底与高山之间,深入到细胞的核心,和文中人物悄悄对话……偶尔乏困的晚上,想偷懒用有声书替代,她马上会警觉而不满地要求“妈妈自己讲!”就这样,我彻底成为“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我知道,终有一天她会不屑让我继续讲下去,习惯读书给她听的我会怅然,可是,我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伴的每个夜夜定会是孩子心底里最温暖的记忆!而且这份记忆在岁月中会愈来愈清晰,幸福时是身后欣慰的目光,软弱时是给予她力量的源泉,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陪伴?
亲子共读不仅仅读有字的书,更是用爱的陪伴来温暖人生的旅程——我用了半生的时光终于明白!我也愿意成为难忘的回忆,陪伴孩子的一生,使她成为真正富有的人——因为她有一个读书给她听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