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这部以跑步为基轴的“回忆录”,书名的原型是作家雷蒙德·卡佛的短篇集的标题《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作者在书中诚实的书写跑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更鲜为人知的村上春树,以及他作为小说家在写作、人生、兴趣等多方面的见解。
(一)作者的性情
1.喜欢独处。
在作者大学毕业后经营一家饮食店之前,是那种不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一人默默地跑步也罢,后来的写作也罢,都不觉得煎熬。之后,虽然认识到了与人相处的重要性,但作为小说家职业需要,他仍习惯于独处,并能享受孤独。
2.适合耐力竞技的人。
他不是一个适合团体竞技的人,包括格斗技也非所长。因而马拉松似乎就是最适合他性情的运动,并为此坚持了二十三年,且平均每年参加一次世界马拉松。也正是这种耐力,让他具备了优秀作家的素质。
3.看淡输赢。
他不在乎胜负成败,无论何事,赢了别人也罢输给别人也罢,都不太计较,倒是更关心能否达到为自己设定的标准。处女座《且听风吟》完全抱着能否写完的态度写作,能否见到天日却在其次。因而等到编辑部打来电话,告诉作品入围最后一轮评选时,作者早已把应征新人奖一事忘到了爪哇国。
4.好脾气。
文中说到:发怒的话,就将那份怒气冲着自己发好了。感到懊恼的话,就用那份懊恼来磨练自己好了。
5.喜欢摇滚和爵士。
热衷于收集密纹唱片,从十五岁开始至今,拥有的唱片书数目多到自己也说不清的程度,还在继续收集的路上。
1.终身学习。
对于村上春树来说,对学习产生兴趣,是在规定的教育体系大体修完,成了所谓的“社会人”后。比如说作者的翻译技艺,无师自通,说来也就是自掏腰包,一点一滴地学了来。
2.正确取舍。
当制定了合理的人生规划,就得依序安排时间和能量。当村上春树确立了要创造出能集中精力执笔写作的环境,催生出高品质的作品,所谓的夜生活几乎不复存在,与别人交际往来,别人约去哪里玩,去做什么事情,这一类邀请均一一遭到作者拒绝。
3.不必十全十美。
“人不可能做到八面玲珑,四方讨巧。”
十个人中,若有九个人对你觉得不中意,然而得让剩下那“一个人”确确实实地、百分之百地中意。必须拥有明确的姿态和哲学,作为自己的旗帜高高地举起,坚忍不拔地顶住狂风暴雨坚持下去,让被中意的那个“一”逐渐多起来。
4.如何处理非难、误解、苦痛。不必曲意迎合。
因每个人有各自的价值观和与之相匹配的活法,这种差异性产生了细微的分歧,数个分歧组合起来,就可能发展成大的误会,让人受到无缘无故的非难。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样的苦痛和创伤在人生中其实很有必要。正是跟别人多少有所不同,人才得以确立自我,一直作为独立的存在。
5.如何看待人生的不“公平”。
有人生而“天才”,就有人会是“普通人”,这种不公平是常态,但即便身处不公之地,还是可以追求某种“公正”。也许得耗时耗力,又或许费了时耗了力,却仍是枉然。这样的“公平”是否值得刻意追求,当然要靠个人自己裁量了。
(三)关于写作:
1、如何才能持续不断写作。
在似乎可以写下去的地方,果断地停下笔来,这样第二天重新着手时便易于进入状态。一旦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然而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旋转起来,对待持之以恒,何等小心翼翼也不为过。欧内斯特·海明威说过:持之以恒,不乱节奏。
2.目标如一,全力以赴。
否则,单纯的诉求于感觉的文字,早晚有一天会山穷水尽、才思枯竭。因而,当村上春树确定写一本自己满意的小说,决定将远高于当小说家收入的店铺,关门歇业。因而完成了篇幅长得多、架构宏大得多、故事性也强的多的《寻羊冒险记》,后来更为畅销的小说也只不必说。
3.需要人生阅历。
即便没有,须得多读书,从书中学得人情练达。作者在书中写到:“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十年当中,从四处碰壁之中学会了生存的诀窍。倘若没有这算得上艰难的十年生活体验,恐怕我就不会写什么小说了,即使想写也写不出来。”
4.追求孤绝。
这是作为小说家无法回避的必经之路。这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保护人的心灵,也细微却不间歇地损伤心灵的内壁。因而,作家才能更好的通过写作排除内部负荷的孤绝感。
5、如何看待作品的成败。
写出来的文章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标准,这才至关重要。对于创作者而言,其动机安安静静、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自身内部,不应向外部去寻求形式与标准。
6.做好不被喜爱的打算。
一个职业小说家讨人喜爱这种事,可能性不大。整天追求孤绝,闭门写作,除非不得已的会面,绝少与人练习。结果,不言自明!
7.如何看待写作倦怠期。
再喜爱的事情,也有厌倦期,正确看待写作倦怠期,写不下去,也要坐下来。
在奥运会长跑选手濑古利彦退役就任S&B队教练后,村上春树在采访他时问道:“濑古君这样高水平的长跑选手,会不会也有今天不想跑了、觉得烦了、想待在家里睡觉这类情形呢?”濑古君怒目圆睁、不可思议地答道:“那还用问,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四)作家必备素养
1.才华。
倘若毫无才华,无论何等热心与努力,恐怕也撑不了小说家。这是前提条件。2.集中力。没有它便不足以做成任何大事。好好使用这种力量,就能弥补才华的不足和偏颇。我每天在早晨集中工作三四个小时,坐在书案前,将意识仅仅倾泻于正在写的东西上,其他什么都不考虑。
2.集中力。
没有它便不足以做成任何大事。好好使用这种力量,就能弥补才华的不足和偏颇。我每天在早晨集中工作三四个小时,坐在书案前,将意识仅仅倾泻于正在写的东西上,其他什么都不考虑。
3.耐力。
每天集中精力写作,坚持半载、一载乃至两载,小说家(至少是有志于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必须具有这种耐力。每天集中精力,即便能一天三四小时集中意识执笔写作,坚持了一个星期,却说“我累怀啦”,这样依然写不出长篇作品来。
优秀的侦探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曾在私信中说过:“哪怕没有东西可写,我每天也肯定在书桌前坐上好几个小时,独自一人集中精力。”
不是那般富于才华、徘徊在一般水平上下的作家,只能从年轻时起努力培养膂力,通过训练培养集中力,增进耐力,无奈地拿这些资质做才华的“代用品”。如此这般好歹苦撑时,也可能邂逅潜藏于自己内部的才华。
(五)我的话:没有谁随随便便就能成功,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是挥洒汗水努力耕耘的艰辛。但要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信心。但愿整理出来的东西也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