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2002年,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倾情撰写长篇纪实散文《我们仨》。
2003年,《我们仨》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发行,风靡海内外,再版100多万册。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据三联保存的书稿案卷记载,遵照杨绛先生的要求,《我们仨》全部版税都寄给了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我们仨》给予我个人的阅读体验, 如同那八月桂花,外表朴素,不蔓不枝,不冷硬,不妖娆,不争宠,却散发着淡淡的味道,沁人心脾,飘香四溢。
读后让我能够真切感受到,平淡文字背后凝结着无声的力量,承载着莫名的感动,蕴涵着坚韧的精神。
全书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部分。
其实《我们仨》最初设想,计划由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先生写父女俩,钱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
只是父女俩都先杨先生而去,最后变成她一个人回忆书写一家三口。
杨先生在第一部分中,以慧心独特的笔法,用长达万里的梦开篇;第二部分以虚实相生、亦真亦幻的描述,展现“古驿道上”亲人的聚散离合;第三部分,平淡之中见神奇,于无声处见喜悲,深情回忆了家庭往事。
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组成大社会的一个个小单元,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庇护所。
娓娓道来的文字描述了让人羡慕的纯净快乐的家,包涵了浓浓的亲情眷恋、深深的牵挂关爱、苦苦的依傍扶持。
在这个家庭里, 父母人格与智慧的力量引导着女儿,女儿开朗与乐观的性格支撑着父母,三人相处以独立人格为基础,以相互尊重为前提,每人都是三角形中一个重要的点,美满的夫妻关系和良好的亲子关系构筑了温暖的家。
他们仨是不平常的遇合,杨先生在书中写到: 碰到困难, 钟书总和我一起承担, 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 不论甚么苦涩艰辛的事, 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 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所谓门当户对,珠联璧合,势均力敌的婚姻,不只是局限于外在的物质基础,更多的来自于心灵契合,志趣相投,相互包容。
杨先生与钱先生都是书香门第,都有淡泊宁静的心态,与世无争的品格。无论是青年时期英法留学,中年时期聚少离多,还是晚年时期相偎相依,夫妻之间的伉俪深情未曾改变,一句“今生只有死别,没有生离”胜过万语千言。
在杨先生生孩子住院的时候,钱先生把家中的桌布染上墨水了,台灯弄坏了,杨先生便安慰道,没关系,我可以弄好!尽管钱先生不会做饭,却给月子里的妻子做了豌豆鸡汤!
所有的安慰里隐藏着深情,所有的笨拙中透着可爱,一个人能力有限,却把最好的献给对方!将平淡日子过得有滋味,将把日常的感受, 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 细细品尝。
夫妻关系的美满程度会影响亲子关系的质量。女儿阿瑗在充满爱意的家庭中快乐成长,父母与她始终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交往。
杨先生说:“阿瑗长大了, 会照顾我, 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 像妈妈。”阿瑗却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 , 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 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 只配做弟弟。”
温文尔雅、幽默风趣的仨人成为彼此的心灵导师,共有智慧之光烤着对方的生命之火,生命不止,燃烧不熄,无论外面是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家始终是坚如磐石的城堡,再大的暴风雨也无法摧毁那个安然自足的小世界。
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
他们仨终生与书为友,与书为伴,读书是兴趣和乐趣,已经融入血液和灵魂,已经成为习惯和必须,不是费心费力的苦差事,不是装点门面的花架子。
在英法留学时, 杨先生形容钟钱先生“爱书如命”, “恣意读书”,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中、英、法、德、意每日变换语种读,不是泛泛而读,不是为了取得学分和学位。
杨先生也不是啃分数的学生,她很爱惜时间,每来一位访客,她就得牺牲两三个小时的阅读,勉力做贤妻,还得闻烟臭,心里暗暗叫苦。
女儿阿瑗继承了父母优良的读书基因, 从小被爷爷称为“读书种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找书看,练就了一身过目不忘的本领。
春秋冬夏,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从国外到国内,从飘忽不定到居所固定,唯一不变的是读书姿势,唯一不变的是孜孜不倦,唯一不变的是勤奋治学。
无论是两人或者三人,静静地各居一书桌, 静静地读书和工作,是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即使最困苦的人生阶段,杨先生被派去打扫厕所,她也能将厕所打扫的干干净净,而后在里面静心读书;即使百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坚守理想。
杨先生说:“我们无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 从不停止的是读书和工作, 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心无旁骛地默默耕耘,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师。一部部经典问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很多人浪费了时间,荒废了事业, 夫妻俩却以顽强的毅力和特有的智慧,完成学术巨著《管锥篇》和译作《堂吉诃德》。
读书令一家三口神情淡定, 心态从容,儒雅气清,历经人生沧桑始终气定神闲,内心始终有无形信念支撑,读书的背影抵挡岁月的浮沉,对抗人性的浅薄。
不管外界如何喧嚣动乱, 人们多么“惶惶然不可终日”, 他们总可以有一方天地,躲避纷纷扰扰,沉醉于书的世界,形成独特风韵,不会“惶惶然”。
每晚临睡前留盏小灯,给自己一些静谧的独处时光,千千万万的你我也能从丰富多彩的阅读中找到精神慰藉,内心变得宽厚深邃。
通达睿智的处世哲学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杨先生将知识分子的道德法则和人格信仰淋漓尽致展现,没有西方文化狂放张扬的个性,却处处凸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宁和。
正如杨先生曾手书所译英国诗人蓝德的诗句,“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境遇多么不公,她总是以坚韧的精神不向命运屈服,几乎没有看到她对苦难的过度渲染, 也几乎听不到她对个人遭遇和命运的怨愤诉说。
她始终能够“ 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 ,究竟靠的是什么力量,超然物外的人格精神从何而来?
没有追逐功名之累, 没有利害得失之忧, 成为获得最大内心自由和独立人格的源动力。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至简,传统古典文化的精髓是最无声的告白。
杨先生将她的家庭看成平凡不过的家庭, 把自己压低又压低, 压低至尘埃里,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始终保持淡然低调的姿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为而无不为的超然物外,不由得让人掩卷沉思,敬佩不已。
面对女儿和丈夫的相继离去,杨绛先生隐忍感慨: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面对先生的离去,我想起梵高的一句话:不要以为死去的人死了,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活着。
因为,作为物质的人,会成为真正的死者,没有人会记得他的名字;而作为精神的人,则会成为永生者,她的名字如不废之江河。
书中金句摘抄: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
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本文由壹点伍亿上书房公众账号签约作者麦柒柒原创,请尊重版权。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