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麻特效方
隐白穴:刺血
光明穴(内踝尖后一寸上两寸,不是复溜穴——足跟腱前缘,光明穴在胫骨后缘,贴骨进针)或手千金穴、手五金穴
二、手腕疼痛
侧三里、侧下三里+水曲穴(脚背四五脚趾推到掌骨连接处,贴骨进针,一寸针进针五分)
三、上肢偏瘫、酸麻胀痛
手三针:曲池(进针1-1.5寸)、外关(进针0.8-1.2寸)、合谷(进针0.8-1.2寸)
四、咳嗽
脾虚导致的咳嗽症状:痰多(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呕吐
咳二针(普通咳嗽):水金透水通、土水中
养阴润肺方(久咳):鱼际、太溪、照海
咳则胸痛:足驷马穴
胸部受伤:灵骨
咳不上气:足驷马穴、太溪、下三皇
咳吐黄痰:加小间
咳吐白痰:加丰隆或灵骨
五、牙痛
健侧侧三里、侧下三里+患侧的灵骨穴
龋齿牙痛:偏历穴(专病专穴)
六、腰痛
中白、下白+另一手二角明
腰二针:中白+心门
后溪+束骨
肾虚腰痛:满肾一二
正筋、正宗
七、膝盖痛
膝二针(董氏奇穴):太冲(患侧、膝为筋之府,木经土穴,擅长风湿、肌腱韧带损伤类膝盖痛)+内关(健侧、擅长气血不足、细无力的膝盖痛),活动膝盖(动气针法,脏腑别通,强心治膝)
八、脾胃虚寒
下三皇:肾关、帝皇、人皇,适合脾肾阳虚进行脾肾双补,可增加中脘或土水穴(脾胃虚寒)
九、犯困、脑子发蒙、记忆力不好
心阳不足,痰湿体质(易阻气机、重浊黏腻导致的气血不足、头重如裹)
气血不足:灵骨+大白或足三里、叉三穴、左鼻翼
心血/阳不足:关三天+百会
痰湿:中脘+下三皇+左鼻翼
十、晕车
按揉内关穴(调心脏、止呕大穴),肚脐贴生姜,去风湿的膏药贴,或者喝醋
十一、降压
点按涌泉穴(天顶对地门)
十二、气虚气短
灸神阙、阴陵泉、足三里
下三皇+足三里
十三、手指麻木疼痛
五虎穴为风湿病、类风湿的主穴,配复原穴、土水穴、上三皇穴(先扎明黄——腘横纹和大腿根连线中点,再扎上三寸天皇,再扎下三寸其黄穴,针尖直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特效。
五虎一治手指酸痛、腱鞘炎、扳机手、类风湿关节炎及手指痛。五虎三治足趾痛,五虎四治脚踝、脚背痛,五虎五治脚跟酸痛皆极有效。五虎二则为五虎一或五虎三之倒马针。
五虎一、二、三合用治疗头痛。
五虎一、二穴配合肾关穴、四肢穴治疗手指腱鞘炎。
配合艾灸患处效果更佳。
加外关(外关通五指)
十四、早起痰多咳嗽
下三皇+丰隆穴
十五、膝盖屈伸不利
尺泽(肺经水穴,肺经上火的病有效):全息对应原理,握拳屈肘取穴,一寸针直刺进针,贴筋进针,对侧取穴,活动膝盖,留针半小时,每十分钟行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