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参加了校区青年语文教师工作室的磨课讨论。这次的讨论让我收获了很多。
这次的教学设计有两个点儿要注意,一个是要有信息技术和学科的融合点儿,另外一个就是要有创新性,有突破,作为优课展示。
在讨论前要自己做教学设计,说实在的,真的有点儿没有思路,从网上看了一些优秀的设计,看了一些优秀课堂的实录,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思路被限制在人家现有的课堂模型当中了。最后完成的教学设计也多数是模仿人家的。
今天的讨论,大家解决了我很多的不确定和疑惑。
1、在课时的选择上,《少年中国说》的第二课时在高度升华上学生的高度也许是不够的,所以相比较之下,选择第一课时的可操作性就会大一些。
2、在引入上,我之前就是准备的一个文字,同事们就给我指出了我后面要播放的视频《圆明园》可以放到前面,到最后我们讨论出要交代时代背景,因为可以找一个包含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的视频作为导入,这样学生的融入感会更强一些。
3、在内容上,我原来做的就有点儿太多太满,哪里都舍不得删除,在同事的建议下,有把感悟的讲解删去一半。
整体来说,这次讨论让我对这个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教学设计尤其是教学流程这一部分有了新的认识,在内容上学会了取舍。
一个好的课堂就是要不断地打磨,加油(ง •̀_•́)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