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代,武汉大学,专业,市场营销。
战略学是企业理论界的皇冠明珠。
任何企业里面本质上都是为了改善企业经营而任一个企业,任何一个环节的改良都远不如战略环节的改良,重要一个好战略能够发挥强大的杠杆效应,会超过任何一个会计,是广告人销售员所能够贡献的最大力量的极限。如加多宝。
你是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的?
个人的发展和成长无非与两个东西相关,一个是个人性格,一个是知识体系。
在我的思考和行为习惯当中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当自己的直观感觉和证据起冲突的时候,我每次都相信证据,而不是相信直观感觉,即使那个直观感觉是自己特别想要的。
大学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刻意练习。学啥就拿啥来分析。战略学。从战略学的角度看,培养长期的差异化的竞争力是任何战略的基础,没有任何企业是例外的,个人也一样。
绝大部分人面对同侪压力都会跟别人做一样的事儿。
任何无法导致差异化的行为必将导致失败,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商业战略理论都是围绕如何差异化来在讲的。
本科刚开始的时候在周围人当中也不算特别好,但导致我后面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坚持了正确的战略,走了一条差异化的道路,所以具备了别人不具备的竞争优势。
个人的成长路径跟一个公司的成长路径是类似的关键因素,都需要挣脱价值网。
任何一个公司或个人都有一套外借给他的KPI,嗯,外界给他们规定的KPI就称为价值网。联想没有服从于外界给他的KPI,就挣脱了这个价值网。
所以重要的是看未来,因为你要为自己创造未来的优势,如果你跟周围的同学陷入了同质化的竞争,服从于一个KPI体系,几乎是永远挣脱不出来的,无论你有多高的能力,因为那就会变成纯粹的智力和体力竞争,而纯粹的智力和和体力竞争就跟价格战一样,绝大部分人是没有绝对优势的,大部分人再努力也只能比别人高5% 10%。
这些都是商业的基本原则,管理学反复都在讲这个理念,包括所有战略性的书籍,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没有遵从这个理念。
刻意练习是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他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方法去练习和提高。
战略的基本要义是扬长避短,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找出个人的长处。其实获取人脉意味着你要对别人施加影响,施加影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关系施加影响,朋友之间往往更容易办成事情,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知识来施加影响,让别人见识到你的知识,别人可能会主动想联系你。
通过关系对人施加影响是叫兽的劣势,通过知识施加影响则是叫兽的优势,这两种施加影响的方式适用的情景不一样:关系式影响的优势,是它建立的连接非常紧密,但缺点是可复制性比较低,你只能同时影响几个人,而且维持关系的成本很高。根据邓巴数字定律,大多数人最多只能与150人建立起实质关系,不可能比这个数字多出太多。
通过知识施加的影响,它的劣势是连接比较松散,因为人很少会因为看了某个知识,就对知识传播者产生非常强的影响或者帮助你,它的优势是可复制性强,能够快速大量的影响很多人。所以叫兽面临的战略决策要点是要扬长避短,是想办法提高自己优势的可复制性,而规避掉社交能力的劣势,在所有知识传播的方式中,叫兽最后发现做自媒体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李叫兽的公司已经被百度以近亿的估值全资收购,李叫兽本人也出任百度副总裁,以25岁的年纪成为百度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
你对她也想做出一点成绩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答:任何商业成功的关键都是要有持续的创造并提供差异化价值的能力。
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都是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如何差异化,我如何提供差异化的价值,我如何在未来两年做点什么事儿让别人很难取代我?
拉里佩奇提到了附加值。任何的影响力都来自于附加值,什么是附加值呢?就是那些没有你就不会发生的事情。
如果你想获得任何一种影响力,或者想获得任何一种超出别人的能力,它一定是塑造一种差异化的竞争力。而如果你要做差异化,最大的阻碍是什么呢?是你内心和体验,因为培养差异化是违反本能的,因为人是从众动物,这一点是谁也无法改变的。
勇敢其实并不是无所畏惧,勇敢是有所畏惧,但是依然前行。
达到你目的的招儿就叫战略,想要变得优秀,你就要具备一定的战略思维以及设计战战略的能力。
但是战略学最难学的一点是什么呢?是战略学的每一个点都是反直觉的,比如当你想到自己有一个短处,你肯定要想到读自己的短处,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并且去扬长避短的。所以我觉得年轻人一定要学基础知识体系,就是要想学会去设计战略。
问:如果让你推荐一本战略学的书,你会推荐哪一本?
答:《好战略,坏战略》。里面提到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不能拿目标当战略战略是达成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标本身。
附录:李教授是如何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来自李教授本人在知乎的一个答案:
一、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我看书的时候每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都会停下来去寻找联系,看看有什么其他的现象能够被这个理论解释,比如我在一本讲神经心理学的书籍中偶然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的爬行脑(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并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建立联系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大,当你只有一个知识的时候,增长一个知识,可能就是增长一个知识,但是当你有1万个知识,借助一个新知识,可能意味着增长了5000个知识,因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识建立了联系。
二、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
当我接触了一个新知识的时候,不要光想过去的哪些现象可以用这个知识解释,还要想我的哪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改进,比如仍然是上面的知识点,人的大脑喜欢视觉化,那我的哪些行为或者工作可以被这个知识所改进呢?
总之当你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一定要提前构思一下这个知识会如何改变我的行为,将来我可能会怎么用它,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的问题并不是缺乏知识,而是到了某个时刻想不起来应该用什么知识,而这种提前的设想(将来我可能会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什么问题),就可以让你形成一种自动触发到了某个问题,就可以立马想到相应的知识,就好像熟悉熟练的司机开车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不用思考也知道松油门踩刹车这些知识已经形成了自动触发,可以很容易被应用。
三、尝试去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
大部分人满足于既定的任务和日常的生活,不想去深入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而有一部分人却在别人停止思考,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习以为常的时候,仍然积极的探索答案。
决策瘫痪只在选择过多的情况下,人们会因为对比选项耗费的过多精力而直接放弃做决策。
人们考虑问题习惯性先从自己出发,而不是从对方出发。
结语: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如何构建的知识体系,写出来后我就发现原来如此之简单: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看到知识后问自己: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有呢,还有呢……
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问自己这个知识还可以用于做哪些事儿,还有呢,还有呢……
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遇到反常或者有趣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者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如何构建庞大的知识网络,并不是要单纯多看书多接触世界就行了,而是要有好奇心,总是想建立联系,想用知识提升现在的工作,想问为什么。
John Carter教授对哈佛大学商学院几十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和取得一般成就的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两点:第1点,他们相信自己,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些什么。第2点,他们喜欢问为什么他们无法容忍,自相矛盾,模糊性和不清,不明他们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