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要做自律的小孩啦

[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21年3月17日,周三,雨,连续1000天阅读日记第598天。


昨晚接到娃儿,她就很兴奋的跟我说:妈妈,我迫不及待要回家了。

我略表诧异地问:哦,是因为家里有很多好吃的吗?

她摇头:妈妈,那当然不是啦。最主要的是,我想到一回家我就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我特别自律,我就觉得自己很有能量很有力气。

我微笑着再问:那你准备怎么样安排自己接下来的时间呢?

她仰头大笑,掰着手指数:首先,回到家以后,就先吃水果和零食,一边吃一边听歌。吃完了东西就跳绳,一边跳一边听《老鼠记者》。然后呢,就开始洗澡,准备第二天上学穿的衣服,洗澡的同时就把衣服和袜子都洗掉。穿上睡衣以后,就去把袜子和衣服晾好。然后,就上床大声朗读《哈利波特》。十点钟,就关灯睡觉。

我点头,特别开心:嗯,我的雅贝儿长大了。

说完这句话,内心感慨良多,思绪万千。

人到中年,十月怀胎。十一年的养育,四千多个日日夜夜,老母亲时刻绷着一根弦,对于这个幼小的因我而来的小生命,她的吃喝拉撒,她的喜怒哀乐,她的人生观价值感世界观,她的交友她的学业,无一不在老母亲倾心吐胆的心血浇灌中。

而今,娃儿虽远未达到可以让我完全放心、放手的那一步,但,当自律这个字眼从她自己嘴里说出来,当她学会对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有条不紊的时候,我这颗悬着的心,至少可以放下一半了。

果然,到家后,按照她自己的安排,把事情一件一件完成了。待我洗簌完毕,看向她的房间,娃儿正在床上用英文大声朗读《哈利·波特》。我偷拍了一张照片,回自己房间看我的书了。内心颇感欣慰。

作为教育者,仔细回顾这个过程,似乎很有必要。

都说,教育是点燃一把火而不是灌满一桶水。不管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皆是如此,概莫能外。

所以,我会时常对于我跟孩子相处之间的点点滴滴进行总结、反思和省察。对于孩子做某一件事情,究竟是出于妈妈或者老师和其他人对她的要求还是出于她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要求而来的。如果发现,她做的事情是出于外在的要求,那我就会去仔细思考该怎么样把外在的要求内化在她自己的心里。要让她扛起属于自己那份生而为人的责任。要让她的行为和思考绝大部分动力是从自己内心深处生出来、长出来的。

下面我将从孩子上学,做作业,做家务,平时锻炼,阅读等各种事情上来做一个总结。

关于孩子上学。

我从小就基本不喊她。如果她迟到了,我也不瘟不火。我一直告诉她的是,什么时候上学、迟不迟到是你自己的事情,是属于你自己的责任;如果迟到了、受到了老师的处罚,也只能你自己承受,妈妈是没办法代替你去承受的。妈妈能管好的,就是自己份内的事情,比如,我只能保证我上班的时候不迟到,不挨领导的批评,上课的时候不让学生等我。

所以,对于孩子上学早晚这件事情,在我们家基本不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她进入五年级后,我更是从来不过问了。但,当我把属于她自己的责任放到了她自己的身上,她就能扛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让她感觉她才是自己生命里的主人。所以,每次睡觉以前,她都会自己调好闹钟,然后按时起床。

当然,晚起、迟到的事情偶尔还是会发生的,但是没有关系。人都不是完人,偶尔犯一次错误、让她自己去反思,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关于作业。

我曾写过一篇这方面的文章。作业在我们家几乎就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大概从二年级开始,我就再也没有管过她的作业了。四年级以前,我还会规定一个总的完成时间:比如说要在星期六下午之前完成。如果不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你就不能做作业了。而现在孩子五年级了,我都不知道他们的作业布置的是哪些内容,几乎都是让她自己安排什么时候完成、自己检查、自己签字。

关于家务事。

孩子做不做家务差别大。家务是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最好的渠道。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全国2万多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中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异的比例为86.92%;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异的比例仅为3.17%。

根据哈佛大学学者做过的一项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显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做家务的孩子,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低。

所以,雅贝贝做家务的观念,是从她两岁倒垃圾,三岁洗碗,四岁洗袜子内裤等事情开始培养的;是从她从五六岁开始每年寒暑假跟我出行,都要携带自己的行李箱,自己把旅行用品全部整理好,我从不过问开始的。她的袜子内裤,从她上小学开始,我几乎再也没给她洗过。而她洗碗的历史,则相当悠久。五六岁时她就常常在我面前吹:我可是洗碗高手。她洋洋自得,创造了洗筷子的新方法。

当然,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有无数的斗争、曲折、反复。前段时间,她的袜子几乎总是一定要放满整整一盆,才在没有可以叠换万不得已的前提下心不甘情不愿的一次洗一整盆。甚至,内裤都是如此。

而我,自然忍不住有时会跟她这个事情上发生纷争。但,不管如何,我始终坚持不给她洗。属于她的人生责任,我必须让她自己扛。

结果,这个学期以来,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还算圆满的解决。  终于有一天,她跟我说,妈妈,我决心以后每天晚上洗完澡以后就把短裤和袜子都洗了。这样,短裤和袜子就不会堆积了,看着就不会心烦。

我忙不迭的点头,还试着跟她从心理学上对这个进行分析:雅,你有没有发现?堆积在盆子里的袜子和内裤,其实根本不仅仅是堆积在盆子里,而是,就堆在我们的心里。他们并不是眼不见心不烦的。我们每看见它们一次,内心里就会说一次,唉,我还没有把它洗掉!这样,他们不仅仅是占据了我们的物理空间、生活空间,其实还占据了我们的心理空间,让我们产生内疚、不安、自责感的。而内疚、自责,是特别负能量、消耗我们的心理能量的。最主要的是,你和妈妈还老是因为这个而有很多的矛盾和纷争,影响我们的亲子关系。你看看这样多不划算啊!

娃儿点头。然后,在经过了一段时间这样做以后,娃儿很兴奋的跟我分享:妈妈,我觉得洗完澡之后就把短裤和袜子洗了的感觉太好了。我以后一定要把这个习惯长久的坚持下去。

而且,如果我偶尔忘记了这样做,这娃儿还当起检察官来了,还提醒我要按时做好,不能放到第二天。

嗯,通过和我交流,娃儿懂得了这么做的心理学原理,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当然就能坚持了。而通过改变原来不好的生活习惯,娃儿尝到了甜头,由原来的内疚感,负罪感,不安感变成了每天按时完成以后的成就感,轻松感,满足感,掌控感,价值感,就更能坚持了。

最后,关于运动和锻炼这件事儿。

我这个妈妈把锻炼这件事情提上日程,是最近一年的事情。自然而然的,最开始的时候,我是喊上娃儿跟我一起运动的。每次运动时,她有一个专门的运动手机。在运动时,她可以随心所欲,听她平日里没什么机会听的歌。所以,她跟着我跑过一段时间的步。至今,她的keep账号上还有一百多公里的跑步记录。

但后来我发现,她跑步的动力根本不是内生的,而是要在我再三催请下才被迫而来的,我果断停止了出门运动时对她的催促。

而是,我选择每天早上自己早早出门。就算她周末在家,等我运动完一两小时回来,哪怕她还在床上,我都不言不语。我只告诉她,妈妈今天跑了8公里,妈妈今天跑了10公里,或者,妈妈今天做了20个仰卧起坐,妈妈今天又在塑胶操场的铁杆上用双手交叉着攀爬了两个来回……有时,我会跟她谈我运动的感受。一到家我就会说,哇,我的肚子好饿,我好久没有饥饿的感觉了。这种感觉太好了。早餐吃起来太香了。让她看我的肚子是怎样一天天瘦下去,让她摸摸我手臂上的肉是不是紧致了,让她看着老母亲由于运动一天天的改变。有时,也会兴高采烈的告诉她,哇,操场上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了。妈妈今天跑步,看见迎春花开了,舒心;桃花开了,妖娆;梨花带雨,淡雅;樱花开了,绚丽;樟树展新枝了,清香扑鼻;几乎每天都会跟她分享,我跑步时听了什么书,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悟……

我想,终有一天,她会从心底深处生出永久的运动的动力来,跟老母亲那样,去奔跑,热烈、激昂、满腹的动力、满怀的激情、满腔的热血……到那一天,就是我成就感满满的一天,是我言传身教成功的一天。

当然,有时她也会起来,也会把跑步写在自己的计划表上。只不过,她的动力还不是那么足。

比如,上上个周末,在我锻炼了一个多小时大约快八点半以后,她终于也姗姗来迟。然后告诉我,让我先回家去做早饭,她跑完步就回来。结果,等我回家做好早餐她回来了。我估摸着也就跑了一公里左右。却很兴奋的告诉我:妈妈,我今天跑步找到了飞起来的感觉。还说找到了可以让跑步产生飞起来的那种音乐。并且信誓旦旦,以后每一天都要去跑,都要去找到这种飞起来的感觉。

可结果呢?第2天竟然睡到了九点多钟才起来。

但我,并不着急于一时一刻,一城一地的得失。毕竟,老母亲是在四十多岁才有这么强烈的锻炼意识的,而我的闺女,才11岁。我有什么资格这么强求她呢?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我自己。我只管去继续我的运动,继续我的亲子历史课对这个问题的引导。

最近的亲子历史课,都在讲斯巴达和雅典。我让孩子们提问分析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利弊(雅典重视文化教育精神引导斯巴达重视身体锻炼),并让他们联系实际去分析斯巴达和雅典的成分,在生活中各自应该占有什么比例?有些孩子说这个成分要分别占到50%,或者,至少斯巴达的成分要差到20%。所以,每次上课之前孩子们之间都会互相提问,你们今天斯巴达了吗?成分占了多少?

这也是让孩子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关于阅读。

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与我而言,阅读就如吃饭呼吸一般稀松平常。但,十一岁的雅贝贝,是远远没有她老母亲这般酷爱阅读的。她读书,甚至远不如我的朋友们的孩子。

但我,还是那句话,不着急,相信假以时日,坚信时间的力量,一定会有改观。

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在做这么几件事:第一就是买书。我把我们的家几乎打造成了一个家庭图书馆。家里几乎所有的墙壁都是书墙。

第二,有时放学接到她,我会兴高采烈地发自内心地跟她分享,妈妈今天要赶紧回家,我要迫不及待的回去看今天没读完的那本书。这(那)本书太好看了,带给妈妈很多很多不同的感受。撬开了妈妈一个新的认知的大门,打破了妈妈原来的认知。当她忍不住问,为什么这么好看时,我会仔细跟她分享书里面的一两个颠覆陈旧认知的理念。

第三,就是一直跟她分享,人是由精神和肉体两个部分组成的。肉体上我们每个人差别不大,都是由206块骨头组成。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在于灵魂、精神和思想的差异。所以,我们一定要做灵魂在高处的人,不断把时间金钱精力灌注在精神上。所以,雅贝贝也跟妈妈一样,可以过粗茶淡饭的生活,对饭菜,穿着,房子都不是特别执着,不跟他人比吃穿。

第三点,似乎略见成效。

前段时间,有个一两个月没见的朋友来我家,看见我就说:哎呀,前几天还在和几个朋友说,约上你一起去坐祛斑的治疗。没想到这一两个月不见你,觉得你皮肤好多了,脸上的斑都没有了,根本不需要去做这种治疗了。

等朋友走了,我兴奋得仰起脸问娃儿:雅,妈妈脸上的斑是不是真的消了很多?

没想到,娃儿却打断我说:妈妈,脸上有没有斑点,这都是外表。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她的心灵,你不要这么注重外表了。这样显得你很肤浅哦。

我竟无言以对。当然,内心窃喜。

所以,我似乎可以乐观一点,就算雅贝贝现在对书还是没有很多感觉。但是,说不定哪一天,她就开始在书堆里如饥似渴,一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做长期主义者,是我一贯的作风和思维模式。

当然,雅贝贝现在并不就真的有多自律,但至少,孩子自己嘴里能说出自律这个词语,能看到她在一些事情上有自律的表现,这就足够我看到希望。

……

说了这么多,来做一个总结。

教育孩子,身为父母和老师,是一个复杂的重大的永久的话题。要让孩子自律,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是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怎么让孩子学会自律呢?

最好的办法,是让动力从孩子内心深处生长出来而不是依靠外界的强迫和灌输。

但,怎么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生长出动力来,我们需要多管齐下。

第一,老生常谈,做好榜样。你希望孩子怎么做,你就尽量自己去做到。很多时候,孩子们不是从我们所说的中去学到,而是从我们所做的中去学的。

第二,放下焦虑,放低心态,降低期望。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第三,人都是不仅需要知其然,更要知道知其所有然的动物,追根究底是人类的本性。只有知其所以然,他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所以,我们要跟孩子交流这方面的内容。当然,这对父母要求有点高,需要心理学教育者哲学等相关知识。但,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不断努力才能做合格父母。努力,也一定会成为合格父母。

第四,跟孩子进行深度谈话,引导孩子对生命本质,对自律重要性的深度思考。

前面三点,前文都有详细说明。

对第四点,以我跟雅贝贝之间的一场谈话为例来说明。

记得有一次,她让我喊她起床跑步。我没喊她,而一个人去跑步了。

她有点生气。

吃饭时,我跟她细细道来。

我问:雅,你知道为什么妈妈不喊你去跑步吗?

雅贝贝气呼呼回复:不知道。

我:如果每次都是妈妈喊你,那你跑步的动力是来自妈妈还是你自己的?

娃儿:动力来自哪里很重要吗?只要能够去跑了就行了呀。

我:当然重要了。

娃儿:为什么?

我声调突然变得低沉,有点悲伤:因为,妈妈有一天会死的。

说到这个,娃儿就沉默了。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是我们从小就经常进行的一个话题。她懂。她开始严肃认真跟我一起探讨。

我继续:你想,你现在还只有11岁,妈妈几乎每天都陪在你身边。但是实际上你也只有周末和寒暑假在妈妈身边。平时你差不多有13个小时在学校。如果你做什么事情都是靠妈妈喊,那么,当妈妈不在你身边的那13个小时呢?你怎么安排呢?还有,你会长大,如果你以后上大学了呢?你就只有寒暑假才会回家。以后你大学毕业了呢工作了呢?以后你可能只有过年才会回家。那么,那时候,没有妈妈喊你起床,你怎么办呢?是不是像**姐姐那样,每天睡到十二点还不起床?

一说到**姐姐,娃儿就摇头:妈妈,我可不要像那个姐姐那样,一天只吃一顿饭,那样,会得胆结石的。不过,妈妈,即使你不在我身边,你还可以打电话给我喊我起床的啊。

我:嗯。还记得小时候你看到家里妈妈新买回来的一本书就大哭起来的情景吗?那本书的名字就是《孩子,终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那时候你哭着跟妈妈说,你永远都不希望有一天一个人走。可是,那是上帝的安排,是大自然的辩证法,妈妈也没办法去对抗的啊。所以,要是有一天妈妈不在这个世界了呢?那时候,你怎么起床呢?

娃儿陷入了沉思。

这种直面死亡,把死亡拉出来放在饭桌上进行的深度谈话往往能起到超脱事物表面现象直达本质的深度和高度,对孩子的心灵有着超强震撼力,掀起孩子内心深处万丈波澜。

最后,希望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对培养孩子高度自律力有迫切感,有执行力!

我们一起加油!

[顺便说一下:颜玉教育研究院亲子历史课和英语课如火如荼进行中,现场课和网络课堂同步进行,欢迎报名2021年春季班。

我们的亲子历史课,可以培养孩子的三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情感性思维。

我们的亲子历史课,同时也是哲学课。在颜玉亲子历史课上,我们以历史为最好的素材和载体,将会探讨儿童哲学的三个领域: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涉16个问题群,56个价值概念。

培养用哲学理念武装起来的孩子,比如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三大规律,五大范畴都会穿插在亲子历史课里面。

我们的亲子历史课,同时也是心理学课。

在颜玉亲子历史课上,我将用我十二年心理咨询经验,用共情,同理等基本概念,用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疗法,叙事心理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格式塔疗法,精神分析法等各种方法,为培养出心理健康,具有高情商,高爱力,培养出孩子比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让他们能说出自己的经历,释放强烈的情绪,提升自我意识和认识,改变无益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明白改变意味着什么,为改变的后果负责,成长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树立成长型思维。

我们的亲子历史课同时也是治愈课,可以治愈孩子的心理创伤!还你一个健康阳光的孩子!

我们的英语课,奠基在我研究过的三十多本英语启蒙的书上,奠基在雅贝贝用我总结出的这些方法零基础八个月读到了英语原著上,把雅贝贝的方法原路复制,希望孩子英语成绩飞跃性进步的,能把英语当成交流工具的你就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128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16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73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83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8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58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6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51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88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80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55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18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92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82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20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4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