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薛兄,你有没有发现自己从不直接给他人建议,而是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
薛兄:有吗?我还觉得自己太好为人师了。
我:有啊!比如说,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太浮躁,希望他脚踏实地,你不会直接说,而是问‘你不去找工作吗?’
薛兄:哈哈,我还真没注意……等等,你这是在拆解我啊!
我:倒不是有意拆解,只是有一天晚上,突然把你的套路给想明白了。
与他人对话,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有人表达比较婉转,比如上面这位薛兄,他从不会直接说你该怎么做,而是不停地问你问题,帮助你去找到答案。
1、
最近我开始投简历,准备找工作了,薛兄知道后说可以指导我如何找到好工作。
我:请薛大师指教。
薛兄:简历要包装好。
我:包装好是指什么?是排版还是工作经验?
薛兄:工作经验写了吗?
我:还没有,不知道要怎么写。
薛兄:先写出来再慢慢改。你打算以什么方式投递简历?
我:招聘网站,或公司邮件。
薛兄:恩,加油!
我:……
说好的指导呢?对话结束后我一头雾水,根本没有任何明确指导!
随后,我将对话又看了一遍,忽然恍然大悟,他确实已经给出了指导:
1、简历要包装好,内容第一,排版第二
2、注意投递渠道,选取更有效的投递方式
3、立即行动,保持耐心
对话,不仅仅要关注自己想表达什么,也要提炼他人的关键信息。
2、
薛兄:其实我并没有把重点放到说话方式上,这并不重要。
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他又说到:其实人是会选择自己想听的内容的,而最后所谓获取的信息,都是经过“人工加工”的。所以,这种方式有利有弊。
看到“加工”这个词,我不由得笑了笑:你说得没错,我会选择接收自己想获取的信息,而那些信息都是经过加工的。但是,了解一个人的说话方式,可以帮助他很好地理解对方到底在说什么,比如,你问我问题的时候,我就知道你又要开始引导了……
这一次,他难得没有说什么,或许是有些赞同,有些不赞同。
但,这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都有自己的观点,也都能够包容对方不同的观点,但并影响我们继续沟通。
我喜欢和理性的聪明人对话,跟他们交流,不需要过度解释,点到即止便可;不害怕思想碰撞,因为差异性碰撞出更多精彩。
特此声明:
1、本文内容来源于真实对话,非虚构
2、本文评论区比正文更精彩,千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