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斐私语《千字文》030:臣服戎羌

我们在学习“爱育黎首”的最后说过,“垂拱平章”讲的是君王如何与臣子共同治理国家;“爱育黎首”讲的是国家如何对待国内的非贵族阶级;而“臣服戎羌”讲的是国家对待边远少数民族的态度。

我们来看这一句的字面意思。

臣服——使得对方对待我的态度就好像我的臣子一样。

戎羌——戎族与羌族,泛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使得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待我的态度就好像我的臣子一样。

这里为什么用戎、羌指代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我们今天会将戎、羌翻译为戎族、羌族。实际上这样的翻译并不准确,因为戎与羌都被指代为一个方向的所有少数民族人民。

古代中国认为自己处于正中位置,四周游牧民族是未开化的野蛮人,基于这样的认知,古代中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就被冠上了属于自己的特殊称谓,其中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被称为夷、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被称为蛮、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被称为戎、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被称为狄,这四个名称最初都是当时那个方向最强盛的少数民族的名称,逐渐的被用来统称生活在这一个方向的少数民族。

您会发现这四个名称中并没有羌,这是因为羌族过于强盛。

羌族生活在古代中国的西部地区,当时西部地区最为强盛的部落是戎,但羌族的情况却极为特殊,它主要居住在今天的四川地区,在它生活的地区势力极为强盛,戎也要退避三舍,但却几乎没有离开这一个地区生活的羌族人。为了称呼起来方便,所以还是用戎指代了包括羌在内的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但因为羌族的强大,所以在专程形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时候有可能会选择使用戎羌,而因为西部地区距离古代中国的中心城市较近,两者发生冲突的情况较多,所以也会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戎羌指代四周所有的少数民族。在这一句中的情况就是如此。

古代中国将生活在自己周边的少数民族统称为戎羌,但是要说一下,无论戎,还是羌,再或者是夷、蛮这都不是那些少数民族的自称,而是古代中国人对他们的称呼,比如戎,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就是兵也。而其他的几个字的意思也都大同小异,不是什么好的词汇。

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呢?不外乎是因为这些少数民族经常会骚扰古代中国地区,给古代中国带来了麻烦与烦恼。

而他们为什么要来骚扰古代中国?因为他们的生活模式是游牧,而游牧本身就是一种运气性极大的生活方式,是否有饭吃并不是自己勤劳与否就可以决定的。而古代中国早早的进入了农牧生活,有了有保障的生活。于是骚扰有保障的人,让自己也有保障就成了他们的选择。

面对骚扰,古代中国奋起反击,想着汉化他们、臣服他们也就可以理解了。只是可惜,这样的梦想始终只是梦想,古代中国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斗争了几千年,互有胜负,但争端一直到了近现代才逐渐解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遐迩一体的意思是无论是边远地区的异族,还是内地的人民,都能够紧密团结,融为一体。 遐指的是远方,迩指的是附近,我们...
    曹斐阅读 4,711评论 0 4
  • 这两天被拒了很多次,不管是我写的长篇还是短篇,基本都是扑街了~内心很是崩溃的,所以在我半年没有更新的QQ空间里面发...
    僵蚕阅读 1,807评论 0 1
  • 现在的感觉耳朵被罩住,声音进不去。似乎一个小的罩子,把脑袋的上半部分罩住了,脑子转不起来,声音听不进去,整个人蒙蒙...
    by_10阅读 1,74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