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父母保护欲和女儿笃定心的较量。
北方的春天总是让人迫不及待的脱下厚重的衣服,昨天晚上跟舍友外出吃饭,微风吹的正好,把我们从繁重的学业中“抽离”。吃饭的地方是一个土菜馆兼卖点烧烤。老板早已经支好了露天帐篷,等待着像我们一样,想及早喝入第一口烟火气的人儿到来。
等饭间隙,听到隔壁桌一对父女这样的对话:
“你们还是分开吧,他没钱。”
“爸,你不能这么说,小伟不是买车了吗?而且房子也买好了,虽然是贷款买的,但是我们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还房贷还是绰绰有余的,再说了,咱家条件要比小伟家强很多啊。”
“不行,你们年轻人就是不知道钱的重要性,现在能够应付得过来,以后呢,有了孩子呢?”
“那您呢,我妈嫁给你时候,你不也是一穷二白的吗?我妈还是义无反顾的嫁给你了,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还是不了解我们”女孩子的声音有些激动。
“罢了,你们爱咋样就咋样吧,他是什么样的情况,你比我清楚,到时候选错人,别怪我这个当爹的没说啊”这位父亲的话无奈中透露着妥协。
女儿缄默,没有说话。我们的饭也送上来了。
我想起今年春节我问我妈:“你们那个时候为什么嫁给我爸?”
我妈笑道:“被你爸迷到了呗。”
“那。。。我爸当时也没钱啊?为什么还要嫁给他一块吃苦呢?”
“我们结婚时候,可以什么都没有,就是像你们这些人说的裸婚,但是,你们现在的时代不一样,结婚,一定得有钱,而且少了还不行。”
我妈的话,跟那位女孩的父亲的话莫名契合。
这可能就是每一对父母的保护欲吧。女儿即将“远行”,面对的是未知的未来,作为父母,只能用“你们没钱就不可能”的这种比较极端的思维去让自己的女儿获得最起码得物质保护。
但是,他们,真的是想让自己的女儿嫁一个“很有钱”的老公吗?去享受那种衣来张手,饭来伸手的好日子吗?其实,他们只是怕自己的女儿吃苦罢了。
昨天被一条名为“女儿绝不嫁卖菜男”的微博热搜感动到。一位阿姨和丈夫在菜场卖菜二十年,晚上从来没有睡过一夜觉,就算卖菜的有1000万,也绝对不让女儿嫁给他.
你看,父母的本意不是让女儿嫁一个有钱人,而是让自已的女儿不要过苦日子。
不可否认,现在有极少的父母是将女儿出嫁作为满足物质生活的筹码,但更多的父母则是面对女儿的这次“未知的冒险”充满了担心和忧虑,以至于他们把“对方要有钱”作为保护女儿的首要条件。
父母总是想让时光给他们一双超级大的手,既想把我们养大成人,也想将我们的后半生妥善安顿好。可殊不知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就是一场目送,有一些事情需要儿女自己来做决定。
我们回到故事中去,父亲的妥协也就是对女儿主意的认同:只要她觉得好,那就随她去吧。而女儿的缄默,也似乎传达着“我嫁定他”的讯息。
这是好像一场父母的“保护欲”与“女儿的笃定心”的较量。
最后结局,父母输了,女儿胜出。
父母不想因他们个人决定而断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他们只是希望女儿好,不再吃苦。而女儿用“笃定的心”去安抚父母的心:我们一生努力着,生活会好的,不用担心。
私以为,如果身边的那个他,能为你们的未来一直努力着,有趣且三观相似,到了结婚的年纪,不妨就厮守一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