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来读书《陪孩子终身成长》第一期复盘
主题:改变自己 影响孩子
今天下午,我带着忐忑的心来到工作室。渐近三点半,当一声声扣门声响起,才完全消除了我怕冷落第一场读书会的顾虑。通过这次读书会 我们九个人的交流和碰撞,我真心被一个个鲜活、独特、好学的生命感动并支持到了。真心感谢大家的到来。虽然一激动没记好大家分享的故事,但我还是认真地做了这次的复盘书写。
第一个进来的是你,你微笑着,一双安静、和善的眼睛。你说,想把浮躁、不安暂时抛到一边,来学习、来充电,感受正能量。当你看到自己通过努力,一点一滴进步的时候,你感到欣慰,认同、满意现在这个自己。伙伴儿们都表示看到了你的进步,你开心地笑了。这个笑了的你,真好看。这个笑了的你,鼓励到我了。
你真是一只有思想的美丽的精灵,独具一双睿智的眼睛,你总能看到问题背后那些不容易被发现的好故事,你总能采撷到伙伴们身上那些可贵的、积极的闪亮点。你用自己的故事提醒伙伴不要因孩子的成长徒生顾虑,并走心地赞同伙伴会夸奖女儿(以讨爱的方式哄女儿为自己做方便面)的好做法。伙伴儿们无不感慨:句句金句,字字经典。
你说,实在不好意思,我以为要求带孩子,所以把俩孩都带来了。你说,刚来时,感觉乌云笼罩、脑子要炸了,后来好多了。你说,想拥有一个好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关于父母,关于孩子。你说,你带着深深困惑和诚心期待 来寻求答案,还真正找到了。从你的身上,我看到了善良、谦和、诚恳、真实,还有对改变自己、成长自己的很可贵、很难得的热情。
因为你从不向谁认错,错了也是对的;所以,女儿想方设法靠近你,用写信诉说对妈妈的不满,以求达到关系的平衡。这是个多好多可爱的孩子呀,这个孩子多让人想去疼呀。因为女儿很乖、很懂事,像个“妈妈”一样爱着你;所以,你担心女儿长大以后吃苦受累。我听到了你内心深处那个爱女儿的声音,其实你也想好好爱孩子,其实你也很需要有人好好疼爱你。
还有定力、从容、宽厚、友好的你们。感叹时间飞快流走的你;无论什么都影响不到你从容做自己,玩闹的孩子也没能打扰到你;想通过交流、碰撞的学习充实自己,帮助到初三女儿的你;希望从“对孩子生气”到克制情绪、转变语气,来改变自己的你。
共读金句:
※ 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关系的投射。
※ 孩子一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健康状况都建立在与父母积极的、相互回应的、礼尚往来的基础之上。
※ 父母每天都在用语言定义和描述着孩子,很多孩子逐渐变成了父母所描述的样子。
※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错,一定是“原件”出了错。
※ 长期生活在“面无表情”或更糟糕、充满愤怒或是怀揣敌意的环境中的孩子,肯定是无法在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内就能用一个拥抱弥补的。
经典段落:
如果父母习惯了对孩子严厉苛责,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把所有的挑战、压力、批评都视作道德问题,误会别人说的话、做的事,误认为对方的动机是瞧不起自己、不尊重自己。
有的孩子总被父母上纲上线的“教育”,一点点小事也被父母提高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比如,贴上“你是一个不尊重父母的人”,“你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这样的标签。
常见的问题是:孩子不好管,孩子一做作业,我就发飙、生气。
表面上看,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作业,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核心来自父母本身。这些父母选择了发飙和生气,是因为他们自己还没长大。这样的父母 童年时往往总是被压迫、被欺负,他们的内心就是一个遇到困难无处倾诉的软弱、无助的孩子。
孩子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如果孩子做错了事,被父母打哭了,他就学会了一件事:谁有权利,谁就说了算。父母一不高兴就把孩子关在门外,说“我不管你了”,他孤单地在门外哭,这时他又学会了一件事:生气的时候要马上翻脸。
这些错误的互动方式,会让孩子的是非观、情绪处理能力等都出现偏差。
父母的语言在塑造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在观察父母的反应、模仿父母言行的过程中,建立了他们的世界观。
一一董董 20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