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想到自己会爱上水彩。水彩画给我的印象就是大写意,而我以前并不喜欢大写意的中国画,总觉得不够精美。直到在简书遇见“绘生活张震”,完全颠覆了我的偏见;我想这是我在简书最大的收获。
张震老师是内心有风景的人,他的水彩花卉给了我很大震动。我从没有想过水彩画也可以如此精细!所以老师的水彩网络课程一开我就报名。
从手忙脚乱地追课,从不知所措地孩童般的涂鸦,直至一个月后掌握了大致的笔法,懂得了些许专业术语。当我一笔一笔沉浸其中,细致地完成那幅“十里桃花”的时候,心里一下子沉静下来,我在瞬间感受到了绘画的魔力。泼墨的潇洒,细节的刻画,有收有放,张弛有度。
课程,不仅仅就是画画,在这每天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我们所学所交流的不仅仅是画画这件事,更有许多对人生对生活的态度,对生命对存在的解读。老师磁性的音质,年轻的热情,心灵的坦然与豁达无不深深影响着我们这群追画人。
画,是你心情的表达与宣泄;爱画的你,变得敏感好奇,似乎回到了纯净的童年,满眼里只承载着美好:日升了,它的霞彩是那样干净让人感动;日落了,夕阳无限辉煌更有沉淀的厚度;春来了,点点触触,娇嫩可爱;夏至了,绿叶如盖,清爽如风;霜降了,华美馥郁,气质如虹;冬藏了,素净如初,简洁明朗……
老师说,色调是围绕型走的,起型一定要严谨;而光是水彩画的生命,光影的把握是水彩画是否灵动的关键!
因为我常常起型偏大,于是找好水平透视线之后,我就再多加一条垂直的中线来帮助自己分配各部分的比例。
因为我的画纸是裱在画架子上立着画的的,但是初次拿毛笔总是稳不住,常常要将小手指垫在画面上,一不小心就会把画面沾染脏。在画“冬季夕阳”的时候,我看到在旁边比划太极扇的孩子,又想起学习推拿时老师曾经嘱咐要用腰肩来带动手臂,我即刻将此运用到运笔上,一下子恍然大悟。
大面积的晕染曾经让我头痛,总是不得章法,开始时总是不敢下笔,只是用笔尖点点触触,出来的效果就是背景凌乱零碎,不完整,后来上课时着重问了老师这个问题,老师提醒说是用笔的侧锋压下去。于是在废纸上反复试验中渐渐找到了感觉。
背景色的调染开始对我来说也是个难点,我的背景色总是纯度过高水量加不上去,后来索性提前加好水,再把颜料一点点加进去,这样既节约了颜料,调配出来的背景也浅淡了很多。
远山的色调我开始画时颜色有些生涩,不灵动,还是水加不好的原因。于是画到画纸上之后,我再轻轻拂上一层水让它自然晕染开,弥补很有效。
至于树枝的穿插,那就是看到树就去观察,再想象用到画纸上的舍和留。新枝和枯枝的颜色有什么不同,新枝和枯枝上树叶的分布特点有什么不同。杨树与柳树的区别,桃树的姿态与枝干的遒劲,远树和近景树色调的深浅区别……
光影最关键,因为每天上晚班时恰好迎着夕阳走,于是边走边遥望夕阳在树林间的光照感觉,哪里最亮、哪里会产生暗影。早上早起一会儿,就可以看到朝阳的光影效果,原来是一种新生的纯净感,转瞬即逝,与夕阳完全不同!
枯笔的掌握相对顺利一些,唯一不太好把握的是粗细,这个还要多练习。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引导,但是具体的实施却因人而异。就像老师上课时所说,即使色调调成一样的,也会因为用笔的手法和力度不同而产生出不同色调。这个完全是个人的绘画情绪和风格了。
我的用色稍显浅淡,不够大胆和肯定,终究还是画得少,放不开。二期的时候我准备用4K的纸锻炼一下自己,用色用笔尽量洒脱一些。这是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人有多大胆,画有多大产!”我想,这也是我放开性格的一种方式。
第一期的水彩课程马上就要结课了,这一个月的共度时光是紧张而愉快的。我结识了一群有朝气的真善美的女子,她们温暖、柔和、善良、认真、敬业、阳光,有志气、有追求,对待生活不懈怠。每一个人的进步,每一份鼓励和点评都让人感动。在这个温暖的春天我们不期而遇,并且还要携手走下去,一起描绘夏日凉风、金秋的绚烂、冬的素净,以及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