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出来的给予,不是恩惠,是伤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相信多数人对于别人的帮助,都会心存感激。即使对方表示不用再馈赠回去,自己也还是会铭记在心,在以后能够帮到对方的地方,去顶力帮助。

而他人来找自己的时候,只要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二话不说,便直接问对方该如何帮助对方。

可能,我们都会觉得,懂得感恩,乐于帮助的行为,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非常融洽的人际关系。

然而,大家从来没有去把握过,所回馈的感恩,与帮助的程度。

我们都以为,朋友嘛,能帮则帮,真没必再去问这问那。假如每次的帮助都还要问这问那,那还算是真朋友吗?

可是,往往在我们这样的行为中,给予的虽然是帮助,也不曾需要回馈什么。然而收到的却往往不是我们最初的友好。更多的是质疑与欺判。

在这被网络覆盖的社会,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

“爱心早餐铺”好心的老板娘每天早上免费送包子,最后却出了要求退还包子给现金的荒唐事件。“某艺人捐款支助某学校农村孩子100个学生读大学”,当艺人意外患病,受助孩子不但没有一个来看望恩人,却还有人指责艺人为何不再继续捐款给自己”。

在生活中,自己也时常热心地帮助身边的同学、朋友。

简单的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最大的困难,无非是月底的时候,借点生活费。

而就只是这样的平常事儿,却出现了后来让自己不可思议的行为。

自己平时的热心帮助,并不是对方真的遇到困难。而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去为朋友腾出更多娱乐的心情和时间。

某次,朋友说已经没钱吃饭了,希望能借他点,往常没钱了朋友都会找我借钱。这一次想想自己手里的生活费腾点出来,自己节省一点勉强能过得去。刚挂了电话,我便把钱打了过去,朋友后面也回了电话表示很感谢。我自己感觉能够帮到对方,心情也很愉悦。

然而,第二天中午,就看见朋友在扣扣空间里晒旅游的相片,大意说景区的风景很美,今天自己的心情真不错。顿时自己便皱起了眉头,心中有说不出有多郁闷,现在都怀疑每次借钱是否他真有困难。

后来细细想来,当帮助成了一种习惯之后,这种帮助真的会变质。后面朋友借钱,我都会多问几句,本意也也并不是要为难于他。问多了,朋友后来就再也没来找过自己借了。

偶然一次,另外要好的朋友跟我聊到借钱的话题,他告诉我之前的朋友在这方面表示我很吝啬,借个钱用还要问这问那,手里有钱也不肯借,说我不够朋友。慢慢地,我与这位朋友也没怎么联系了。

也许,昔日要好的朋友渐渐变沦为陌生。不过,我始终不后悔自己后来多问的那几句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写应用不写日志,只会在撞板后也不知道为何撞板。线上的问题永远不会知道为何会发生,只会出现事故之后身处茫然之中。 哪...
    yubang阅读 1,650评论 0 3
  • 一直以来喜欢臭豆腐在油里炸的味道,可是从来没有尝过是什么滋味,我吃过买的臭豆腐,那个味道真的是臭气熏天,也吃过那种...
    水玲珑英子阅读 824评论 0 3
  • NumPy对象:数组 raw = [0,1,2,3,4]a = np.array(raw)np.zeros()np...
    NILSTARK阅读 1,088评论 0 1
  • 开公号已经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投入了有生以来做事最高的热情。即使在周末,也会一大早起来找资料,写稿子,发公号。越来...
    herplus阅读 4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