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教师都渴望使自己课堂上的学习令学生感到兴趣。怎样把课上得令人感兴趣呢?是否每节课都能令人感兴趣?兴趣的源泉何在?
课上得令人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
认知本身是一种最令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事物的本质、事物的种种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的变化、人的思想、人所创造的一切,都含有无穷无尽的兴趣源泉。而发现事物本性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是主要的兴趣源泉。
要使学生亲自发现兴趣的源泉,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劳动并有所进步,这本身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兴趣源泉。没有积极的脑力劳动,学生的任何兴趣、任何注意力都无从谈起。
兴趣的苗头包含在教师对课堂讲解的材料,对被分析的事实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中。学生在思想上明白道理,来源于认识了事实和现象的接触点,认识了联结这些事实和现象的线索。
在教学中,要注意给予学生获得知识时的惊异感。少年学生越是被这种惊异感所吸引,他们就越想知道、理解和明了更多的东西。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象,因为人们总感觉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不断扶植和加深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通过特殊的工作方法实现他们这一愿望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