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为了方便练习骑自行车,末代皇帝溥仪锯掉了故宫内30几处门槛。这是现代的交通媒介与传统的封建礼制在20世纪之交的一次短兵相接,却预示了一个全方位革故鼎新的时代悄然来临。然而,今天的社交媒体给人际交往规则带来的影响似乎比这要大得多。
十多年前关于手机短信拜年是是否平快不真诚的讨论犹在耳边,如今的微信礼卡、短文、表情包等拜年已经铺天盖地。除夕夜一家人围桌吃饭,个个埋头刷手机已经没有人感到不适,因为大家知道这是在抢红包。90后00后通过社交媒体或者婚恋平台认识伴侣并带回家过年,我想家长也不会太诧异。但这些看似正常的现象背后其实并不那么简单。人们已经渐渐意识到人际交往的某些深层结构正在或已经受到冲击。毫无疑问,社交媒体正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初期主要体现为各种焦虑。
以下是我们归纳的几个方面:
焦虑一 老年人不适应
老年人是焦虑感最大的群体之一。最近有一个调查总结了老年人、70后、80后、90后、00后使用的QQ的不同表情,发现每一个年龄段喜欢使用的表情各不相同,并显示出年龄特征。(如下图)字里行间透着年龄歧视。
老年人不但因为读屏模式的大字化被嘲笑,他们在与年轻人的交流中,普遍存在社交平台使用的表情(emoji)对他们而言过于晦涩难懂的忧虑。他们经常因为乱用表情而被认为不合时宜甚至被嘲笑。
笔者甚至见到上了岁数的流动小商贩,因为不会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收款,生意不如从前而破口大骂这些支付工具。同时,有的老年小摊贩虽然开通了这些支付工具,但因为不会熟练使用,支付时被购买人“逃票”的事件也时有发生,那种挫折感和心酸无奈不言而喻。毫无疑问,老年人处于整个社交媒体生态鄙视链的末端。
焦虑二 发出的短信没有秒回
手机“叮”的一声响,来了一条短讯息(包括各种社交媒体短信),我们像往常一样打开阅读,然后马上回复。但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验,向亲密的人发出了一条短讯息,等着等着对方却一直没有回复。这时你是什么感觉?你越等越焦虑,你禁不住又发了短信过去。还是没回复……
我们说,这种焦虑可以是多种原因。对方可能生气了,故意不回你,恶心你;对方可能很忙,顾不上回你;对方可能决定不联系了,这是冷战甚至断交的信号;对方可能出了什么事,没办法回你。那么,焦虑来了,你该怎么办?
这种情形下,我们的焦虑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加深。为了得到回复,我们甚至会连珠炮似的追加短信。当然,即使通讯工具的互动方式是因人而异,不同文化呈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但毋庸置疑,一个过度依赖数字工具的人经常会有孤独感、挫折感并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特别是他发出的信息没有获得及时回复的情况下。
焦虑三 朋友圈关还是不关
微信朋友圈是典型的例子。与微博等社交网络工具不同,微信被认为是私密性较好,能够聚集真正的朋友形成一个惬意的小天地。人们喜欢在朋友圈发布自己的最新动态,随时与朋友分享。朋友圈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在于,通过点赞,发现世界真小,原来朋友的朋友和自己认识,渐渐地,朋友圈也在不断地扩大,鱼龙混杂在所难免。
然而,为了避免清理僵尸好友的麻烦,越来越多的人索性将本是公开的朋友圈的权限设置为半年或三天可见,这本身也体现了一种社交的焦虑。还是知乎的网友说得好,设置这个权限的人心态可能是:过去喜欢发自拍、立flag,怕内容太多刷屏,所以就关了;担心新加的朋友与自己三观不符,以前表达的东西可能会有损自己的形象。
而三天可见,刚好满足了这种社交需求,让大家只能看到当下最满意的自己,又避免屏蔽别人带来的麻烦。社交网络的开放性,常常让人把每一个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都假想成观众,给自己加戏,活得像戏精本精。实际上,你思前想后,担心太多,但别人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关注你。
而真正关心你的人比如你的外婆,可能因为没法看了而流泪。隔三岔五想拜访你的朋友圈的其他朋友,却被你用那条冰冷的线拒之门外。在关还是不关的两难之间,这种焦虑展露无疑。
焦虑四 自拍与表达
当下这个环境爱自拍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随着手机像素的日益增大,各种美颜相机功能的日渐强大,“自拍”爱好者人数也呈几何级数攀升,自拍成为一种现象级存在。有研究表明,拍照记录自己的经历并上传至社交网络潜意识里是一种对世界的占有的表达,是向亲朋好友乃至全世界诉说“我来过,我占有”的最经济最直接的方式,而自拍将这种欲望推向极致。不得不说,一个人有表达欲并不是坏事,但动辄用自拍来表达则显得过于贫乏和苍白了。吃个饭、住个酒店、国外潜一次水拍个照上传,同时不忘给新买的奢侈品一个出镜的机会,这些背后其实潜藏着很深的焦虑。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台湾90后网瘾少女江宥仪把自拍文在身上,发泄焦虑。2016年以来,她以文身贴艺术家“John Yuyi”的身份,活跃在社交网络。她的创作形式很怪,很新奇,把本来应该出现在朋友圈的内容——发自拍、写心情、点赞……做成一次性文身贴,贴在脸上,身体上,甚至私密部位。2018年,她和《纽约时报》进行了9个报纸版面的合作,讨论年轻一代的网络社交方式,随即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18年亚洲30岁以下30个杰出艺术家”之一,在Instagram揽粉16万。
很多网友不理解——这也算艺术?对小江来说,文身贴创作就像记日记,“社交媒体对我,像一种不健康的情侣关系,爱它的唾手可得,恨它的情绪绑架,这些事,要去思考。”
“我每天看Instagram,才刚收掉几秒钟,马上又打开。很多人关注我之后,我觉得自己好像在过两种不同的生活:在社交网络上,我是‘John Yuyi’,是一个看着很酷的人,会去办展览、出席活动;真实的我就真的真的很邋遢,在家里躺在床上,手机滑个两三天,走在路上像流浪汉。”她接受采访时说。
“创作是焦虑的出口。很多人觉得我经常拍自己,是不是对自己感到很自信?其实没有。”
“我忧郁症最严重是2016年整年,但非常有趣的是,那也是我事业最爆发、最无法停止创作的一年。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忘记忧郁、焦虑的时刻。”
焦虑五 渴望被阅读和点赞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验,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东西后,会不断查看有没有回复或点赞。一般来说,人们都喜欢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认同、称赞。这是一种正常的上进的心理。但是,如果这种心理过了正常的度,就变成虚荣心了,过于频繁地刷屏看自己发的东西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点赞,这显然是超过了正常的度,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了。
有人尖锐地批评说,媒体社交成了渴望“在场”的欲望的容器,点赞成为了欲望的延伸。越是缺乏自我认同者,越是需要别人的赞同。在一种虚假的需求之中,成为了一个橡皮泥人,“媚”就是这些人的标签。
在笔者看来,缺乏自我认同感的人需要靠别人的点赞来寻求肯定与关注,与其说这样的人不自足,生活空虚,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不如说这是当今社会人们的一种普遍的焦虑。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活动空间越来越狭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稀缺。人的渴望交际、交流的本能在现实条件下在社交媒介上的一种投射。这不仅仅是人的问题,更是社交媒体的生态与传统的人际交往规则的相遇衍生出的一种全社会的问题。上述的批评实际上是一种粗暴的简单化的判断和评价。
焦虑六 线上线下不对称
一个人,在某社交圈里很牛逼,在现实生活中则被当作一般人甚至更低。这种现象不是说这个人的颜值在网络上与现实中的巨大落差,不是在网友见面时被认为是“名不符实”,而是超越了这个层面。
比如有人在某婚恋网站中很受欢迎,寻找对象的选择面很大。但现实生活中在家人和亲戚朋友们看来,其条件一般甚至低于普通人。于是,介绍来的相亲对象总是与他或她在网络上联系的甚至现实中也见了面的异性相差甚远,他很受困扰。笔者称之为“非对称性贱卖”。这是值得研究的现象。实际上,这种线上与线下的不对称恰恰体现了社交媒体带来的焦虑。对这个人来说,他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是脱节的。网络上的他可能内才洋溢,风趣幽默,而现实中却不苟言笑,拙于言辞。这说明,至少对这个人而言,社交媒体和现实世界其实是接近相互封闭的两个系统,二者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这种封闭性就是他焦虑的来源。
社交媒体的新生态不会颠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基本原则。它只是后者在网络的延伸。所有的这些焦虑其实都有且只有一个基本的根源,那就是现实的焦虑。现实的各种焦虑投射到新的社交媒介上,产生出了各种新的形式,这些形式成为了社会焦虑的助燃剂。
技术改进并不能解决问题
那么,能否通过数字技术的改进来消弭这种社会焦虑呢?以信息是否被秒回为例。比如,针对发出的短信没有秒回的焦虑,有些社交平台就采用了一种能够提前知道发出的信息是否已经发送成功,是否被阅读的技术设置。其实即便没有这样的装置,对于亲密的人,我们通过各种其他方式也能清楚的知道,对方什么时候应该在屏幕上看到我们的短信通知。
这和现实中面对面的情形没什么两样。现实中面对面交谈,当对方没有反应时,我们会连续提问直到对方作出回复。短信不回复的极端情形是“冷暴力”状态,这与我们在现实中遭遇的“冷暴力”情形并无二致。这种“冷暴力”的情形包括不回短信、邮件、电话等一切电子通讯媒介。
以上的情形表明在社交媒体如此盛行的今天,我们其实仍然期望网上的沟通遵循现实中的这套交际礼仪。既然网络上的不回复是现实中的“冷暴力”的电子延伸,那么试图通过技术改进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无济于事了,现实中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无论如何,原有的社交规范与如今的数字世界的相互适应毕竟不像想象中的融洽,既然技术改进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社交媒体似乎正在点燃我们的社会焦虑,那么,也许是时候建立一套新的规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