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发朋友圈?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朋友圈都是为了向别人展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及“我需要得到别人的关注来证明我的存在”,你的朋友圈是文字版和图片版的你,甚至是比你本身更加真实的你。
因为朋友圈的存在,我们的生活逐渐演变成“未见其人,先通过微信朋友圈来认识其人”的状态。
拿我来说,通过好友请求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翻翻这个人的朋友圈,如果对方的朋友圈清一色全是转发别人的观点,那么会给我留下一种“此人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印象;如果朋友圈里全是吃喝玩乐而少见一些专业领域的内容,会给我留下一种“此人比较贪玩懒散”的印象。
当然,就像所有的第一印象一样,不都100%准确。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盘点下,哪种发朋友圈的姿势会遭人嫌弃甚至会直接被一键屏蔽?
(一)有一种人的朋友圈里,充斥着傻逼、穷逼、low逼、贱人和各种婊……
这种人的一大特点就是:特、别、爱、吐、槽,不是调侃和戏谑式的吐槽,而是无穷无尽地抱怨生活和指责他人。
我之前屏蔽过的一个微信好友,曾是校辩论队队长,伶牙俐齿,口才了得,她的朋友圈画风简直是当代的现实主义灵魂批判家。
她吐槽那些为了省几十块钱和店家讲价的人为“被穷人思维毒害的low逼”,后来再也没有人敢和她一起逛街;
她吐槽打车时迟到几分钟的司机为“不识路还要出来骗钱的傻逼”,刚认识时还会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和安慰,可渐渐发现,此人打10次车,9次都能可以有在朋友圈宣泄的槽点:司机长得太凶悍、车里有味道、堵车、没人拼车……都可以触发她埋怨吐槽的爆发点。
她经常在朋友圈转发很多批判渣男、揭发绿茶婊之类的文章,愤慨地表示“没错!身边就有这样的人balabala”,刚开始还会猜测她是经历过什么情感上的伤痛,后来看得多了,实在是承受不住负能量的轰炸,不管你经历过什么,我都必须要屏蔽你了。
适度发泄情绪是正常且必须的,问题在于,她的言行处处暴露出,在她的字典里,
“包容”和“理解”这类词汇从未发挥过丁点作用。
不会有人喜欢一个整天集聚负能量还喜欢把负能量通过社交网络散播开来的人。
这种人的朋友圈,越看越上火,越看越对人性失去希望,也会对发朋友圈的人感到绝望。
如果一个人总是抱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那么往往从侧面反映出这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弱;如果一个人总是把身边的人都当做傻逼来看待,那么这个人也一定不聪明,因为“你遇到什么人,取决于你是什么人”。
(二)有一种人的朋友圈,就是一本标准的21世纪装逼教科书。
在我看来,所有的装逼行为都源于一种心理活动:“我、和、你、们、都、不、一、样,我、比、你、们、都、过、得、好。”
我100斤不到就在朋友圈一边发着尖下巴小细腿一边抱怨自己太胖了太胖了实在太胖了,我和你们对“胖”的理解真是一点都不一样;
我只是一边用着名牌住着豪宅一边哭诉自己太穷了太穷了实在太穷了,我和你们对“穷”的理解真是一点都不一样;
我只是一边花着爸妈的钱一边对屁民的努力发表指点江山的高见和投去鄙夷的眼光,我和你们对“努力”的理解真是一点都不一样;
有逼可装是实力,有逼可装还能压抑住装逼的天性,是情商。
我们为什么讨厌装逼?
一是因为这种行为不真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等同于欺骗和撒谎;
二是因为这种行为不礼貌,瘦的人假装自己很胖会伤害到真正被肥胖所困扰的人,有钱的人假装自己很穷会伤害到真正贫穷的人……当你硬要通过秀优越感来表示你与其他人都不同时,那=就是一种不懂得体恤弱者的隐性伤害。
有句话说:“你越缺什么,越觉得别人在秀什么。”
可是,如果你都知道别人缺什么了你还在秀什么,这不是明摆着制造矛盾吗?俗话说“哪壶不开提哪壶”,有失风度。
在朋友圈里还高高地端着,真的会没有朋友的。
(三)有一种人的朋友圈,永远只以自我为中心。
“太以自我为中心”这种病的的其中一种症状就是:“每天都发N条朋友圈,关键是每条朋友圈的内容都和其他人没什么关系。”
我们当然乐于分享以及接受别人的分享,但如果你硬要分享太多只和你自己有关的东西,请你出门左拐好走不送……
就像在生活中和人聊天,对方一直在聊关于自己的话题,把自己当主角而把听众都当群演,是不是会很讨人厌?
看爱豆的演唱会发一两个小视频感慨下人生也许我还能勉强感受到你的情怀,但是连发十几个小视频那种,真的就属于扰民了。
“太以自我为中心”的另一种并发症就是,朋友圈里真的全是“我”,和不同的人摆出各种姿势的“我”,或者是花式自拍,一次发九张,一天来九次(夸张手法,好像有点污?)……
我最接受无能的一种朋友圈,是特别爱给自己身上的特定部位拍特写(手动再见……)
比如有的女孩子,很爱拍自己刚刚涂了口红的嘴唇,是的,只有,高清无码的一张大嘴,矗立在朋友圈,真的,毫、无、美、感、还、惊、悚……还有喜欢秀事业线的……我刷朋友圈真的不是为了看这些啊……(系统自动脸红)
再比如有!的!直!男!特!别!爱!裸!上!半!身!拍!自!己!的!胸!肌!你能想象刷朋友圈刷着刷着突然看到不同角度的男人乳房的感受吗?只想戳瞎自己的双眼……对比起来还是有些女孩子发的血盆大口比较好看。
下次健完身先洗个澡再拍好伐……感觉臭汗都快从屏幕溢出来了。
发朋友圈也要遵守基本法:自己爽的同时考虑下其他人的感受。
(四)有些人的朋友圈,条条链接的标题都是直接从岛国动作片的片名直接扒下来的,乍一看让人欲罢不能,点进去简直想灭你家门。
色情信号永远是标题打开率的第一驱动力。
除了打色情擦边球,类似的还有各种满天飞的谣言信息。
即便只是普通的养生文章,非得取个耸人听闻、不堪入目的标题……
简直辣得眼睛疼……
一般来说,如果是不熟悉的人转发这类链接,我会默默勾选不再看对方的朋友圈,情节严重的直接删掉。
但是,很多转发这类链接的人,还不太好直接屏蔽,因为这类人通常是家中的父母长辈……
有的父母长辈们对新媒体信息的辨识能力远远低于从我们的朋友圈发掘蛛丝马迹的能力,转发此类信息既遭人嫌弃,也意味着他们更容易被误导甚至是上当受骗。
所以,是时候帮长辈们取关此类公众号了,给他们扫扫盲补补课,普及一些权威的账号,健康类的比如丁香医生,新闻类的比如央视新闻,三观正的比如简书作者李小狼……
综上所述
我们透过朋友圈去看人识人,别人也会透过我们的朋友圈对我们做出一定的评估。
当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交都在朋友圈产生了紧密的交集时,发朋友圈已经不再是简单随性的个人行为,而是必须得严肃对待的形象塑造工程。
微信好友清除计划和朋友圈整容计划,都是时候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