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大学毕业后,经过几年的打拼,从一家小外贸企业跳槽到了在一家上市服装公司,而后又从该公司的外贸部被调到了核心品牌的企划部,并逐步承担起了三个部门的企划工作。看起来是一步一步扎实地向上发展,事业前景一片大好。
然而,不久后L却与公司协议解约了。
发生了什么呢?
事情要从一场竞聘说起。公司借着退市的时机进行压缩整合,成立一家新公司,并列出所有岗位让在职员工进行竞聘。
L发现自己之前负责的工作被细分成了两个独立的岗位,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L竞聘这两个岗位都是很有把握的,然而他把目光放到了上面的企划部长的职位。虽然说新公司只提供原来三分之二的岗位,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一的人会被解约,但L却是不紧张的。他自己分析了一下,觉得按照之前自己的工作内容,是有机会争取一下部长的岗位的。退一步讲,即使竞聘失败了,那两个独立的岗位也应该有一个是留给他的。
然而L把问题想得简单了,虽然竞聘之前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但当面对考官的一些“刁钻”问题时,L仍显得措手不及,连他自己都很不满意那样的表现。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出乎了L的意料。在之后公布的新公司的岗位安排中,L没找到自己的名字,而所有部长的岗位都标注为“暂时空缺,由副总兼任”。领导告诉L,老总通过竞聘认为他在工作中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而且那两个独立的岗位有人竞聘并获得了初步的认可,所以新公司就没有他的位置了。
L如同坐了一次过山车,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等他冷静下来仔细地进行反思,发现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几颗失败的种子在很早前就已种下:
不懂拒绝,不会说NO
L加入企划部后,除了负责产品企划的相关工作外,还有很多界定不明确的“杂役”。因为公司对此岗位的职责定义一直都是模糊的,所以很多看似不相关的工作也都交给L来负责。由于是部门新人,L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懒惰或逃避工作,就事无巨细地都承接了下来,一致以后相关类似工作一直都交由L来负责。
后来单裁部长因故离职,公司并未找人全职接替其工作,而是将其工作内容拆分然后分派给公司其他几位同事。L被指派兼任与企划相关的管理工作。虽然这已经超出了L的工作负荷,但他仍然半个“不”字都没说。
再后来公司成立了女装团队,但没有能和意大利设计师沟通的人。于是翻译加业务协调的工作又以“企划”的名义落到了L的头上,几乎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所有事都负责,实际上是对所有事都不负责
L之所以对于不断强加的工作不拒绝,一方面是不想辜负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觉得这是一个锻炼自己工作能力的好机会。如果哪里没做好,那就是自身能力的问题,要想办法弥补和提升。
L认为每件事都重要,对所有的工作安排和请求都不拒绝,结果工作时间被切得粉碎,整天疲于在各个工作任务之间来回切换。
单裁部的企划工作要负责为店面预约量体师。全国有40多家门店但公司只配备了两名量体师(有一人辞职后公司一直没有招到新人),可想而知在很多时候会产生多少矛盾。终端销售要照顾顾客时间,而量体师又反感销售直接打电话,L就只能在中间反复周旋协调,尽最大努力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然而并不是努力就会有回报,有些没预约到量体师的销售会不依不饶,要求别人为其让步。L一般都会耐心协调和劝说,但有时候着急处理别的事情也会直接强硬地回绝。后来L了解到,有销售背地里告状说L不给约量体师,直接告到了老总那里。这种背后刀子L当然只能忍痛挨着。
而更关键的问题是,L给人留下了某种不胜任的印象。因为处理的事情越多,犯错的次数也就会越多,L在100件事里做好了90件,别人在50件事里做好了45件。相比较而言,L就比别人犯错要多要严重。听起来很荒谬,但很多情况下人们就是这么评判的。
忽视健康,工作生活失衡
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增加,在公司的工作时间根本不够用,L只能从生活中压缩时间来弥补。
L每天要熬到12点多才睡,早上6点就得起床赶班车,周末和节假日时间也拿来处理工作。由于睡眠不足和压力剧增,L半年时间瘦了10多斤,精神状态大不如前,体质下降,经常会出现焦虑,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状况。
当然,压缩生活时间也就是在压缩陪伴家人的时间,和朋友聚会的次数更是大幅度降低。同时,L也失去了私人时间,即使是休息日也要保持电话通畅,随时要接听预约量体师的电话。
詹姆斯·帕特森在小说《苏珊日记》中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把生活想象成一场五球杂耍游戏,这五个球分别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诚信。你把球抛到空中,游戏就开始了。有一天,你会发现工作是一个橡皮球,如果掉到地上,它会弹回来;而其他的四个球——家庭、健康、朋友、诚信——都是玻璃做的,一旦掉了下来,就会磨损、破裂甚至摔个粉碎,到时再后悔已来不及了。”
L把那个橡皮球保护得很好,而任由另几个球掉在地上了。
缺乏志存高远的目标
在竞聘之前,L的目标一直都是把手头急需解决的问题处理好,很少站在领导的位置,以一个更高的视角去思考。所以在竞聘中L才发现,有些问题是他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或者放在心上的。而那才是作为一个部门领导真正应该花费精力的地方。
虽说L也有着和别人一样的升职愿景,有着打出一片天地的雄心壮志。但他从来没有真正清晰地把那个大目标定下来。他没有10年的长远规划,自然就倒推不出5年、1年、半年、一个月、一周乃至一天的目标来。所有每天所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在四处灭火,并没有向前方走出多远来。
换句话说,L其实从未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他心中有个从未尝突破的天花板。虽然每天看起来很努力,但实际上是靠着一直努力的惯性在维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偷懒。
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人,才会领先于这个世界。——奥格·曼狄诺
一次同时做很多事的人会怎么样呢?L就是个生动的例子。怎么办呢?记住这本书的标题就行了——《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