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请随我穿过这道爬满紫藤的月亮门。当您的鞋跟叩响青石板路的瞬间,请放轻脚步——我们正走进三十年前的梧桐里。
看那座红砖斑驳的三层小楼,二楼木窗框上悬着的铜风铃还在叮当作响。十六岁的我总爱趴在窗边,看楼下花农老周骑着三轮车经过,车斗里新采的栀子花簌簌落下细雪。各位闻到空气里若有若无的甜香了吗?那是街角阿婆的麦芽糖作坊,此刻铁锅里正咕嘟着琥珀色的糖浆。
往右拐进巷子深处,请注意头顶垂落的三角梅瀑布。记得每个梅雨季,隔壁裁缝铺的春生哥都会踩着梯子修剪花枝,他衬衫口袋里永远装着水果硬糖,见着孩子就变魔术似的掏出来。您脚下这块刻着象棋棋盘的石墩子,当年可坐着整条街最渊博的老先生们,他们争论楚河汉界的声音,总混着蝉鸣淌进我的暑假作业本。
前面那棵歪脖子老榕树看见了吗?它的气根如今已垂成了天然秋千。1993年中秋夜,全巷子的人在这里分食过一轮月亮那么大的月饼。王记酱油铺的老板娘抱着新生的娃娃,月光在她发间簪了朵银亮的栀子。
拐过最后一个弯时请屏住呼吸——看!整面爬墙虎突然退潮般让出半壁朱砂色砖墙,露出"梧桐里17号"的字样。门楣上褪色的春联还粘着我偷贴的贴纸,那只蹲在瓦檐上的三花猫,莫不是当年总来偷鱼干的小家伙的孙辈?
夕阳正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像给旧时光打上的金色书签。各位可听见晚风送来远处学校的下课钟?那是老城门在轻轻翻动它泛黄的记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