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也称捏面人,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极高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以面粉为主要原料调成不同的色彩,可以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人偶。而在这项传统民间文化推广项目中,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叫胡禄基,马来西亚人,会计师出身的他,却对民间艺术文化情有独钟,现在致力打造和推广国际性民间艺术文化。
初见胡禄基先生,简约朴实的衣着,温文尔雅的举止,给人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然而,当谈到自己钟情的民间文化时,胡先生会专门掏出手机来,滔滔不绝地给我们介绍分享起这些作品,可以看出,胡禄基先生对每一件民间工艺作品的热爱和护惜,正是这份热爱让他这些年都在致力推广民间艺术文化。
在交谈中得知,胡禄基先生之前从事会计行业20多年,也开过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天天在跟数字打交道的他,压力很大,曾患有高血压。而现在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感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他觉得自己很幸运。
2016年,胡禄基先生成立了华夏(马来西亚)艺术文化发展协会,为了传承与宣扬中华文化,他们不仅在文化交流上努力推广之外,还打造了国际性的民间艺人平台。
而面塑作品则是华夏其中一个推广项目,也是胡禄基先生最爱的,他回忆说,在自己小时候,常常被街边那些捏面人所吸引,从齐天大圣孙悟空到八仙过海,这些色彩斑斓的面人在自己眼前诞生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从那时候起,他对捏面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有些事像冥冥中注定的缘分:在2010年某一天,胡禄基先生在上海世博会参观时,被中国馆里的动态《清明上河图》所震撼到了,同时也在思考,清明上河图是不是可以结合面塑工艺做出立体场景,没想到,从此他对面塑文化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
雅集,是胡禄基先生在马来西亚的私人收藏馆,在这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建筑中,收藏着几个系列的藏品,主要藏品有面塑藏品,如清明上河图、红楼梦的大观园、五朝御宴图、江南水乡、老北京四合院等大型的面塑立体景品。
在这些面塑作品中,最让胡禄基先生骄傲的作品是大型面塑立体景品《清明上河图》,这个长达18米的作品,历经1年半。
以精湛的面塑艺术再现了661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画面,65多匹牛、马、驴、骆驼,17多艘船只,造了城楼、拱桥、郊野、码头、街镇等气势恢宏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捏面人栩栩欲活、呼之欲达。
另一个大型面塑立体景品《巴生河流域》,将面塑艺术与马来西亚文化完美结合,还原了马来西亚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情境,是胡禄基先生和面塑师傅用了九个月时间开发创造出来的,作品长达15米。
为了让面塑这门手艺更好的传承下去,胡禄基先生也聚集了来自马来西亚的民间面塑大师。
原是营养师的蔡海伦,退休后接触了面塑工艺,就开始沉迷于面塑创作上,现致力将面塑工艺融合马来西亚的传统。
而娘惹系列是最有代表性,精致小巧且不失细腻。另外,她还创造了中国名著人物,包括《水浒传》的108个好汉、《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西游记》的师徒取经…
面塑师杨美苓则是为了减压而学习面塑工艺,后来便爱上这门工艺。
而她擅长创作微型的核桃面塑,这是面塑工艺中的一门小分支,在半片核桃内进行创作,杨美苓创造的核桃面塑至今超过两百个,如十二生肖、粤剧角色。
除了面塑作品,胡禄基先生还给我们介绍了濒临失传的马来西亚传统风筝藏品 (Wau),独特造型和绚丽色彩,每一个风筝图案设计都代表着一个州属,都有一个故事。
金龙鱼水彩画系列则是黄国安创作的独特作品,作品采用了特殊颜料,色彩斑斓的金鱼在画中活灵活现。
同时,雅集收藏馆里还收藏着许多字画、印章、器具等。
如今,胡禄基先生还成立了面塑工作室,除了创作面塑作品之外,也是希望将面塑技艺传授给更多人,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方式,将面塑的的学习过程和制作技巧都变得简单,在他看来,这些民间艺术应该要让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