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我半年工资,养不起一个暑假里的孩子》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引发众多家长的热议。数学课200元一节、新概念英语2000多元一期、钢琴课450元一节……各种培训班账单被家长无奈地称为“碎钞机”。扬子晚报招考部落随之发起调查,在参与投票的348位网友中,超过三成网友表示孩子暑期补课花费已经超过万元。其中南京一位初中生直接给招考部落留言说,她光数学就上了3种不同类型的课程,还上了钢琴课等,花了好几万元。
近段时间来,抱怨孩子暑假的花费高,新闻是一个接一个,比如《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全班只有儿子没出过国 杭州妈妈只能花三万报名游学》等等,还有这篇新闻,真是让人见了就心烦!这些吐槽的妈妈们工资都不算低,最少的也上万,工资收入水平超过全国50%以上的家庭,好多夫妻双职工家庭月收入加起来还没达到一万呢!
俗话说穿衣吃饭看来方,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年收入十万的家庭的孩子非要放到年收入百万家庭的圈子里,那养育孩子能不吃力么?人家孩子周末逛个迪斯尼乐园跟去隔壁串门一样不在意,一到寒暑假就让孩子世界各地游学开眼界,有钱有闲就能这么潇洒。而不属于这个消费层次的家长,拼了命把孩子送进来,光学费就已经掏空积蓄,平日节衣缩食生活质量没得保证不说,还会使孩子抑郁自卑内向,因为同学全身名牌见多识广,而他就像一个乞丐难民只能默不作声躲在角落瞅着同学风光无限,而自己既没有吹牛的资本又无显摆的实力!
就以暑假报培训班来说!我国先贤早就说过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暑期培训班都是以兴趣为主,孩子喜欢什么东西,就报个一两样,不喜欢就不要勉强,让孩子痛痛快快玩个暑假,去乡下亲近自然、去海边见见大海的壮阔,去自然景区看看动物花草,哪怕就算去电影院看看孩子喜欢的电影,在家打个游戏干干家务学做菜学茶道,都是不错的嘛,就算非要在意成绩要学习,网上有很多公开的免费视频课,并非接受教育就得花钱,那么何必非要去上那些昂贵的才艺班参加什么夏令营呢?
或许家长以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点,让他们在暑假进行补习,学一两招学校老师课堂不教的绝招,考试能多胜算,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时有加分底气。一所名牌大学是能给孩子将来的前途增添不少帮助,然则必须看到孩子的天赋是天生的,后天再多的努力也不及天赋的10%!例如,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才艺班,钢琴、美术、舞蹈、武术、口才、曲艺、机器人、编程等等,真心让人心疼,先不说培训班的师资力量难以保证,就是那些来上学的孩子,有几个是真心喜欢这些东西的呢?将来他们长大,有几个会靠这些东西吃饭?
有钱人家怕孩子闷得慌,花钱让他们去上这些班,也就是能在不上课的时候,找个伴玩,普通家庭也把孩子送这些班去,如果孩子有天赋值得培养也罢,如果没有,仅仅只是因为班上的同学上了,就要去上,不是傻么?为了自己的面子虚荣心,不管孩子的意愿,浪费掉本该他们玩乐的时间,消耗掉金色童年时光,家长还有什么资格抱怨培训班太贵,自己负担不起?至于说那游学更是如此,孩子小出去也就是个玩,人家家庭经济雄厚,不在乎花钱,你一个拿死工资的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去游学,又抱怨贵,这不是有病么?
有些家庭给孩子报很多主课文化班,期望孩子成绩好,将来找个轻松做办公室的活,不要像自己这样苦哈哈的没日没夜干还是没保障的生活。笔者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物以稀为贵!都想做轻松的工作,自然轻松工作的门槛会更高竞争更加残酷,反而体力活技术活稳定薪水还不错,比如近年来的脑体倒挂就是现象之一,大学生的起薪水平远远低于一个农民工、车间的熟练操作工!
虚荣心攀比的心态,焦虑下产生的恐慌,都是一种极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像那个要求10岁的女儿每天写4篇高质量作文,完不成不准睡觉的检察官,绝对是焦虑症过度患者。笔者以为,那些抱怨的妈妈们真心该去看看心理医生,找个时间去偏远地区看看那里的孩子生活,或者带孩子离开自己生活的圈子去玩几天,体验一下别人圈子的生活,或许能够打消某些想法,不再那么逼自己的孩子,放过孩子也能放过自己和自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