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开篇就讲学习。学习是一个人的终身职业,人的一生只有一个角色,那就是学生。无论你是跟谁学,跟人学还是跟动物学,跟植物学抑或是跟大自然学,都应本着“学”与“习”的方式。“学”就是学知识学理论,而“习”就是练习、是实践。学了就要用于实践,学用结合起来收获一定的成绩,才会有内心的“悦”。很多人把“习”理解为温习,我认为并不准确。习的繁体字“習”,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是:“从羽从白,数飞也”,意思就是雏鹰张开翅膀,在练飞翔,所以“习”具有反复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说”同”悦”,内心的舒畅即为悦。所以学、习是内心很舒畅的意思。
现在好多学生被学习压的喘不过气来,甚至讨厌、厌恶学习,根本谈不上就内心喜悦。很多学生高考结束后就以扔书、撕书的方式进行发泄,可见他们内心的压力已经到达爆发的地步。所以认为我们的教学导向出了问题,学生并非上大学才是出路,孩子也不应该把高考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学而时习,方能爱学习,方能心情舒畅,方能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考高分也会很自然。这本身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事情。如果本来的良性循环变成了恶性循环,那么“喜悦”就会变成“厌恶”,违背了学习的初衷。
终身学习,就是要让学习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乐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字的古意是一个结点上栓了两串贝,孔颖达解释说“同门为朋”,可见结点是同门的引申意思。也就是说同一个老师的学生才能称得上是朋。同门不见得是同学,可能是上下届,但同学一般是朋。所以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拜访你,难道不是很快乐的事儿吗?
朋的意思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也就是每支都开的好。所以有很多可以交流探讨的地方,同门一定是继承了老师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思想。因为孔子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天赋和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可以肯定孔子教给不同学生的东西是不同的,所以可以肯定“朋”之间的学识也不是一致的。远方来的朋,无论如何,都是和自己一样出于同一师门,都是老师思想的继承人。
远道而来的同学,探讨交流学业肯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人不知己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站在你是长者的身份来说,也许你的思想很高深,也许你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服别人或者教会别人达到你的水平,你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脾气,不要随便发火;站在你是小辈的角度来说,也许你做事的时候所考虑并没有引起上级的重视或肯定,不要急着表现自己,也不要因此而生气;站在你是同辈人或同事或朋友或爱人的角度来说,他们不明白你,不理解你也不要争论,不要恼怒。如果都能做到这些,你就是君子了。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无外乎在生活中充当这几种角色,无论是长者,同辈,还是后辈,切勿因别人不能明白自己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而生气,我们要自觉用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比如演员,演多了同一个角色的戏,我们就会觉得他真是某个角色。同样的道理,我们一直用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时间长了,就能成为君子了。
这句话还可以反过来说,人不知己己不愠,己不知人己也不该愠。
“不生气”是君子处事的智慧,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