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自己的老师,你该怎样教育自己?
~题记
作为一个十七岁还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塔拉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振奋人心的逆袭之路确实让很多人热血沸腾,但对于我来说。我更为之动容的则是来自于她充满撕裂、纠结、彷徨、无助以及勇敢决绝的自我救赎与和解。
虽然她很想逃离那座大山,很想不被家人所影响,但过往固有的思维和认知总是会牵绊影响着她,如影随形而又阴魂不散。更可怕的是,这并不会因为上了大学或者是拿到了更高的学位,甚至彻底离开家乡而轻易改变,那是深入骨髓的东西,只能通过不断的自我教育,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才可能焕然一新。
正如女神柴静所说的“在我的人生里,当我有机会选择的时候,我选择了远离家乡,我选择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节目和自己的爱情。我以为这就是自由。可是,我从来没有感到过轻松,就像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人,永远离不开方寸之地”。
对于塔拉来说,即使离开了家乡,即使过上了看似自由的生活,实际上,她与亲人的那道天堑也不会消失殆尽,那是无法隔断的血脉相连。
也许,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那些外在的环境。
也许我们无法选择那令人痛苦的过去,但可以坚定走向那充满美好希望的未来。
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被原生家庭所束缚,但依旧可以选择用自己愿意的方式去尝试和解。
由此想到,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结束,所谓的对事物的理解只不过来源于我们对于世界的建构和塑造,我们理解着它们,它们又反过来影响着我们的认知。
所以,最可怕的并不是外面的牛鬼蛇神,也不是冷酷无情的环境,更不是血脉相连的家人,而是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定位理解。
一直觉得,内心强大,独立开放,享有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比什么都重要。殊不知,与主宰自己的思想和命运相比,人稍不留神便成为了思想的奴隶。而将自己从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这需要一辈子的修行。毕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解放我们的思想。
除此之外,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也是我在这本书中的思考。认识自己,不仅是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局限,还要认识到身为芸芸众生,我们需要不断的与过往的自己斗争、和解、再斗争、再和解,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二者兼容并蓄。
接纳自己,也不仅仅是接纳自己的美好,还有过往的不堪和痛苦体验,当我们何时能把二者坦然视之,我想,这才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真正的成长。
我很喜欢那句“遇见另一种可能”,但我更深深地知道,只有不断地打破、颠覆自己,不断的接纳未知的自己,不断地经历、尝试、反思、总结,我们才可能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说到这,想到曾经看到的一段话:每一片水域都有每一片水域的美,就像九寨沟的海子,就像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藏在那么高的山峦之中,依然能被人们发现、瞻仰,每年有那么多的人跋山涉水、远道而去,就是为了瞻仰她的风采。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地域、出身、环境,这些因素从来都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关键。最关键的,是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的独到之处,然后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去修复完善。最后,我们也会像西湖,像这世间的许多美景一样,无需言语,无需过多的赞美,只要静静往那么一站,就能让许多人为之倾倒。
这也让我坚信:世界上永远存在这样一类人,这个名单可以拉很长,他们能够超越自己的家庭、血缘、环境,他们能够挣脱时代对他的束缚,让世界另眼相看。
无论何时,我都会记得那句:不管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多么可怕的负面影响,只要我们愿意,我们都能够彻底改变自己,塑造全新的自我,这就是教育赋予我们的能力。
我一遍遍告诉自己:这不是一个励志故事,而更像一场心灵的自我救赎。
我们都曾属于一座山,是那座山塑造了我们。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开始思考,那座山是否就是我们的终点?
当踏上改变的旅途,每个人都要接受对灵魂的否定和批判。
这时,身边每个相关的人、生存的环境、还有信仰,都可能会站到我们的对立面。
巴克峰一次次在塔拉的梦里出现,她恐慌、梦游、抑郁、愤怒,几乎精神崩溃。
她想念亲人,一次次挣扎着逃离又回归,甚至最后走到距离大山近在咫尺的地方,只想见一面母亲,最终仍然失败。
从旧的环境里撕裂和分离、打碎自己再重建是如此的剜心刻骨。
能伴随我们的,只有不妥协、不放弃,和在艰难人生旅途中,探寻未知的非凡的勇气。
书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来自于《圣经·诗篇》中的一句话“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
塔拉像鸟一样,最终带着伤痛离开了故乡的巴克峰,飞往自己真正信仰的那片土地。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2020年3月15日15:20曦月记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