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惊蛰,我向来对农历不太敏感,觉的农历对自己影响不大,在工作中,只要记住日期是几月几号星期几,就足以应付工作和生活了。昨天父亲问我惊蛰到没到,我一时竟然回答不上来。
我打开手机,查询了一下,才确认惊蛰到了。我心中忽然羞愧起来,曾几何时阳历成为了我心中计算日期的标准。要有人突然问我,今天是农历初几,估计大多数时候我不能立即回答上来。
上小学时,我就会背二十四节气歌,但对具体含义,却一知半解。今天特意上百度,科普了一下农历节气的知识。一查才知道,农历二十四节气,蕴含了好多知识,不但符合天地万物生发荣枯的规律,且意境很美,很有趣。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春天未至,天寒地封,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取潜伏之意;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取苏醒之意。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阵阵,中国大部分地区,自此进入春耕季节。
惊蛰节气在农忙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农村都把惊蛰视为春耕的开始。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生动描绘了惊蛰之后,大地一片生机勃勃,人民辛勤劳作的优美画卷。
父亲怀念的说,以前种地时,惊蛰一到就该整理田地了。看看田地是否平整,如有高低不平影响灌溉者,则用上三五日,推上小车,把高处的土填到低洼处,确保灌溉均匀,不影响收成。
这时候,我总喜欢跟父母去地里玩。一棵盛开的油菜花,一只到处乱爬的蜘蛛,一群忙碌的蚂蚁,都可以让我留恋半天。现在才知道,小虫子是受了春雷的呼唤,才出来舒展筋骨的,一如满田野里辛勤劳作的父老乡亲。
惊蛰到后,父亲还要看家里的土肥积攒的多不多,不够的话,还要添一些枯枝烂叶,用土混合后,填到“粪坑”里,再浇上水,让其在温暖的春日阳光下,自然发酵,以备春耕之用。
那时谁家的粪坑大、深,春耕时积攒的土肥在粪坑里冒尖儿,谁算是会过日子的人。小时候没力气,干不了重活,放学后往往背上篮子,去地里割草。回来后,把草倒进粪坑里,为自家的粪坑增加肥力。
因为是惊蛰,又是周日,阳光又好,土里藏的虫子都要出来了,我自不肯呆坐在家里。出门一路向北,再东行一里有余,便到了北海公园。
一个人行走在公园的小路上,安详静谧。阳光很好,洒满了用碎石铺成的小路,我把脚印闲适的印在上面,轻松惬意。
走累了,坐在路边的凳子上,看着头上树木枝叶的影子,越爬离我越近,心中不由的怅然起来。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一切都重新开始了轮回,欣欣然充满力量,自己却只能坐看春华,感叹光阴。
如若人生如四季,可以轮回重来,那该多好。这世上必会少了很多纠结羁绊和痴男怨女。错过了,没关系,下次重新来过,一切又都是新的开始;失去了,不用怕,下一个轮回抓住它,就可重新拥有;累了就把自己埋起来,等待惊蛰的春雷把自己唤醒。困了就睡在春光里,时节到了,自会生长。
我知道我矫情了,生命总会在轰轰隆隆或吱吱呀呀中前行。悲春伤秋,只能蹉跎岁月,不如像惊蛰过后的小虫子,抖落一身的尘土,甩掉身上的泥巴,倔强的在春光里爬行,在春风里呼吸,等待着破茧成蝶,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