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热搜,河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学生会干部考试作弊,被逐出考场反得高分。从《主席同学,7号还开会吗?》开始,大学学生会这个学生组织已经被公众审视和批判N次了。
说到底,无非就是几个高年级学生利用学生组织所赋予的一定权力,作威作福。
而这次,权力和关系用到了考试场,自然也就牵扯了大学的很多利益,比如奖学金。
01
考试作弊,这种行为,低至小学生,高至考研考公务员,随着教育等级的深入,作弊的代价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大,因此人数就越来越少。
在这种选拔形式中,灰色既得利益者越来越少,公平性就越来越强。
而部分学生干部,就是利用自身的关系,成为了作弊的既得利益者,践踏了考试的公平。
考前问学姐学长要复习重点,求老师给自己一个较高的平时分,这样的考前诀窍已经在学生中家喻户晓。但还是有人能得到这轮考前神助攻,有人得不到。
有人一学期上课睡觉或者玩手机,考前背下考试题目,就能拿到很高的成绩。有人一学期认认真真听课做作业,考前只是复习了老师划的重点,成绩反而不如前者。
那些在考前拿着小抄的,那些在考前背着考试题目的,你又记恨他,又羡慕他。那些在考前用高考的毅力在复习的,那些在考前用功背书的,你又钦佩他,又不想成为他。
希望自己可以少努力,这样的心理,别人有,请大方承认我们自己也有。
可是公平是道德的底线,诚实无欺是做人的原则。通过大学的教育,有没有货真价实的学到东西,的确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对他人进行批判。
但是类似学生干部,利用关系,通过不正当手段在考试中捷足先登、领先他人的,触碰了大众公平的底线,人人得而诛之。
在我们面对那些通过关系获得考试神助攻的人,而自己只能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内心充满不公和愤慨的同时。
也请看到我们身边还有那些在考试前一秒还在认真背书,不靠任何旁门左道,扎扎实实学习的人。
公平来源于每个人内心的选择,在得到作弊利益和坚守正义之间,我们要坚守正义,也请作弊的既得利益者重新做出正确的选择。
02
考试作弊,除了想逃避没有真才实学而挂科重修的厄运外,目的是觊觎奖学金。奖学金的意义在于表彰品学兼优的学生,除了物质的奖励,更多的是一种荣誉和肯定的授予。
如果奖学金是某些学生干部可以通过关系和权力获得的话,那奖学金的意义,就真的只剩下一笔钱而已。
不怕自己实力不够而没有角逐奖学金的机会,最怕角逐到最后自己和某些学生干部实力相差无几而被挤掉。你以为只要自己成绩足够分量,就足够有理由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可是这样的底气遇上某些学生干部的关系,会被磨灭甚至摧毁。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学姐身上的真实故事。
家境普通的她希望通过自己在学业上的努力,拿到5000元的国家励志奖学金,通过大二一年的努力,最终大二这一学年的综合评定位列班级第二,似乎所有人都相信,她一定会拿到本学年的国奖。
可是最终奖学金评定结果公布的时候,第三名。她们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拿到了国奖,而她,思想分文体分的量化,都被去掉了很大一部分。
她不服气的找学院的团委书记,院长,甚至找来了出示加分项的老师来证明她申报的每个加分项是真实有效的,可是量化结果还是低于那个学生会主席。
在这个过程中,她找过学工办负责审核量化的学生会干部,目睹了他们的盛气凌人和不是上级安排的任务就不作为。找过相关辅导员,而辅导员只是一味的把责任推卸给相关的学生干部,让她去找学生干部好好解决。
这件事情对学姐的伤害很大,她是一个非常文静温柔的女孩子,却在朋友圈破口大骂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最终,她只是跟我说:如果她们这样做不会被制止的话,那我们学校的奖学金也没什么含金量。
03
过去的一年,谴责批评学生组织的文章层出不穷,可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这些学生干部行得正,走得直,是真正在学生干部的岗位上,锻炼自己,服务他人的,哪还会有这么多尖锐的声音,带有锋芒的石头投向这个群体?
我们似乎已经用鄙视和偏见的眼光去看待大学学生组织这个群体,但不好的现象只是个别人所为,我们不能否认,甚至忽略在学生会这个群体中,还是有很多优秀的同学,正直的老师存在的。
比如某高校某学院团委书记,看到学生会某同学没有正确对待学生干部的身份,便在空间这样谴责(如图):
那些利用学生干部身份攀关系,搞特权的人,真的奉劝他们离开学生组织这个群体吧。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让这个组织增添了很多秽气,被外界贴上很多不好的标签。让本身还保留着学生时代的纯真的组织,变得畸形和污秽。
每个人心中都有公正的天平,事非的评判能力,如果学生干部只是道貌昂然的在表面上主张公平正义,却暗箱操作,让学生干部的身份变成获利的工具,通关的法宝,想必以后这个组织还怎能服众?想必这个组织也终将会被搞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