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本书上,看到这句诗,感觉很喜欢。
特意去网上查了一下。
原来是出自大名鼎鼎的《古诗十九首》。
大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汉代的五言抒情诗。它们没有题目,也不知作者是谁,但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笼统地称为“古诗”。
这些古诗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诗人陆机、东晋诗人陶渊明、南朝诗人鲍照,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在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文选》,从这批古诗中选取了十九首并拟了个总题目,叫作《古诗十九首》。
因为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风格,艺术成就极高,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如果一个中国人要学古代诗歌,那么,他就应该先学诗经离骚,然后就是汉代五言诗,再就是唐诗,宋诗……
而汉代的五言诗,写得最好的作品除了三曹,就是古诗十九首。
好,言归正传。
这句诗出自《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整首诗就不解析了,有兴趣自己去找找看。风格确实很朴素。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句诗的意思是,生于天地间的人们,如同在外远行的旅客,急于归家那般快速归为尘土。
头顶的天,脚底的地,那是永恒的存在,而我们的生命却是如此短促。
而在短暂的时光中,有些人及时行乐,但结果“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达官贵人们虽尽情享乐,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这种活法,明显属于人类的生物属性——基于生命起源与进化之因果。
除此之外,人类还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独具的文化属性,是文化进化之必然。
文化属性让人追求幸福,一种心灵上的宁静和从容!
不过生物属性和文化属性其实在本质上有着根本性的矛盾!
这也是人类痛苦的根源!
何去何从?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