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这一篇课文位于六上第四单元最后一课。这一个单元都是环保相关的文章。这一篇文章我打算一节课上完。
当天早自习,充分朗读这一篇课文。将生字词以及四字词都勾划出来,让学生人人过关。同时,通过朗读导读,明确了本课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就是:一、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二、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三、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上课时,我给自己下了一个命令:二十五分钟解决这三个问题,十分种进行随堂小练笔,五分钟进行练笔交流。
上课伊始,我就播放了一段视频:北方沙尘暴肆虐的情景。
我就直接让学生从文中找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有了早自习的朗读,学生很快从文中勾出了“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护林带,3700亩护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对这句话进行感悟体会之后,可能很多老师都会忽视另一处老人创造的奇迹的句子。也就是开篇的第一句:窗外是参天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沙尘暴的视频与书中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孩子们对老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紧接着,让学生从文中找到老人是在什么环境下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学生很快找到了“大环境”,我进行了一些朗读指导,并让学生理解了文章引用县志的作用。
紧接着学生品读了写“小环境”的那一部分内容。
然后紧扣难句: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让学生感受到了树与土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体会到了老人植树的深层原因,为感悟他的精神打下了基础。
最后,理解篇末的难句及中心句: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难句的理解:只要让学生联系前文理解到“另一种东西”表面是指老人所种的树,再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为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那么学生经过思考,就可以答出,“另一种东西”实质上指的是老人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精神。
篇末点明中心:之所以命题为《青山不老》,理解了前一个难句,这一点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这样就是以中心命题,称赞了老人的精神。
学到这里,学生心中激荡着对老人的无限敬佩之情。于是,我让学生给老人写一封简短的信。可以称赞老人的品质,可以表达对老人的感谢,可以表决心,自己人打算为环保做什么。
于是,学生开始埋头练笔。十分钟过去了,学生写了两百字左右。不过,也刚好下课了。因为前面的讲解多用了十分钟,所以学生装练笔的分享就会放过了。非常遗憾,有了分享,这节课效果会更好。
不过,整体来说,我已经很满意了。下节课,再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