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宝的死亡教育,也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对待死亡的态度。
现在医学畅明,社会上的濒死病人数量要比以前多得多,而且病人的死亡过程减缓。因此尽管医学上已经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病人已不可治愈,躯体发生了不可逆的伤害,死亡近在咫尺,但是人们往往选择了很多人工的方法、手段延缓死亡的进程,导致大部分都是在医院死亡,而选择在家不过度医学干预而死亡的已经非常少了
为什么呢?我想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1、人们过度依赖医学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多的便利,甚至能上月球了,但是完全因为现代医学而被消灭的疾病屈指可数,对慢性疾病往往更多束手无策!长期服用药物,慢性疾病没有治好,而药物的副作用又落下了别的毛病。
美国精神病学专家托马斯·萨斯(Thomas Szasz)说:“在宗教强盛、科学幼弱的时代,人们把魔法信为医学,在科学强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们把医学误当作魔法。”
ICU应该说是医学手段最强的地方了,可是这次疫情也让我们更多人了解了ICU,ICU简单来说是通过机器及药物来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为身体的自我恢复争取时间而已!医学不能包治百病。
2、人们恐惧死亡
长生不老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想,从秦始皇派人上仙岛求仙药到道教羽化登仙、长生不老而炼制金丹大药,再到阅读生命“天书”的基因技术。虽然这个梦想也催生了科技的进步,比如炼丹与火药的关系,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追求长生不老催生的是对死亡的恐惧,无法坦然面对死亡,不管是本人还是亲属。
3、亲属受到道德绑架
人的衰老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自然界的规律,生命或长或短,或辉煌或平庸,但是都会走向尽头,那就是死亡,自然界的动植物都是如此!但是人类是个例外,人类除了动物的自然属性之外还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要求我们遵纪守法,受到道德的约束,这本是好事,也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但是往往事情都有两面性,道德约束和道德绑架很多时候无法正确区分。当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疾病缠身的时候如何治疗才是合理的?才是符合道德标准的?一定要手术、插管、上呼吸机吗?不这么使劲地治疗就是不孝吗?
对死亡的态度问题也引发了社会上很多矛盾:
比如骇人听闻的伤医事件
伤医事件往往是道德绑架下的过度治疗造成的,心理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人的行为变得不可控,暴露了人性的险恶一面。
比如医疗资源的严重不平衡
虽然所有人都可以去想去的医院进行治疗,但是进了医院是一系列检查+三到五分钟的问诊?还是医院里的优质资源都往一个人身上扑?这样的医疗资源分配是不合理的!因为优质资源能往一个人身上扑的,绝大多数都是老人家了!
又比如: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导致的社会问题等等。
那面对死亡,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比较合适呢?
请允许我描述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
一个七八十岁老人,他的疾病就如按下葫芦起了瓢,控制住了血糖但是血压上来了!这个时候亲属要求使用最好的进口药,甚至有的时候医生会劝用好的药(这个是医疗制度问题,我们在此不作探讨)当生命快走到终点的时候进了ICU,插管、上呼吸机,老人家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亲人不能陪护在身边,身边只有生命特征的监控仪器的声音,冰冷、孤独地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另外一个场景:
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当生命快要走到终点的时候,躺在自家熟悉的床上,亲人们围绕身边,可以回忆往昔,也可以跟亲属道别,叮嘱心中放不下的事,跟亲人一一告别,最后在亲人的目送下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这两个场景,大家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出选择,但是我们总觉得没有治疗就放弃,心中总有不甘!不管这个不甘是来自本人还是来自亲属,都是对死亡的态度问题。
坦然面对并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