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老爸住院,我每天陪他吃医院食堂的饭菜,虽然我平时口味比较清淡,但是医院的饭菜比起我的饮食更是清淡,看在营养全面健康卫生的份上,我还不觉得算是虐待自己。
可是老爸出院后我开始生病。消炎药吃两个星期后开始改为中药,医生一再叮嘱,不能吃油炸的,油腻的,腥膻辛辣的,好吧,本来胃口就不好,这一下可吃的就更少了。
半个月的中药喝下来,我觉得自己的嘴里真的能淡出个鸟来了。
如果还有其他什么滋味乐言,那就是苦,满嘴的苦,好像一直苦到心里了。
每天的一日三餐成了需要苦思冥想的难题,一遍遍打开手机,在各种外卖平台上搜索,选择,放进购物车,然后在付款的最后一步退出来,放下手机,茫然的看向窗外,我的心和我的胃一样,明明很空,却不知道该怎样填满。
人天生是要自由的,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我对油炸的麻辣的食物几乎没什么感觉,可是生病了医生不让吃了以后,我却越来越向往这些平时对我几乎没有诱惑力的东西了。
这就像一个减肥的人,原本不喜欢甜食,不喜欢厚重的口味,可是一旦开始减肥,普通的无水蛋糕都成了让自己馋涎欲滴的美味,越是香甜油腻的食品越开始具有勾魂摄魄的吸引力了。
于是我开始每天想着炸鸡,想着炸鸡切成小块后,送入嘴里,咔嚓一声咬下去,那清脆的响声,那酥脆的口感,那浓郁的孜然味或者轻微的麻辣味从口腔蔓延到鼻腔和食道的感觉,想着金黄的脆生生的薯条,蘸上一点儿红红的番茄酱,无论视觉还是味觉,对我,都是一种享受啊……
还有薯片,烤肉味的,番茄味的。麻辣味的,薄,脆,香,无论是口感还是声音,都会给我这样寡淡的生活一点调剂和安慰啊……
还有油炸臭豆腐,碳烤烤肠,烤年糕……
外酥里嫩的,Q弹有嚼劲的,表皮酥脆内里软糯的……
我就这样对着屏幕憧憬,对着屏幕渴盼,然后放下手机,继续吃我的杂粮,蔬菜,鸡肉或牛肉……
觉得自己成了一个被套上笼头的马,看得见整片草原,却无法品尝青草的鲜美,又像困在笼中的鸟儿,看得见白云悠悠,却只能向天发出无奈的哀叹。
今天,终于吃完了最后一顿中药,我决定,我要彻底的满足自己一次。
管他是不是垃圾食品,管他有营养没营养,满足感,就是我此刻最需要的补品,快乐,就是我现在最大的财富。
一鼓作气去了超市,每种口味的薯片买一袋,再来两个辣脆肠,其余的,等吃完这些再看。
于是,鼓鼓囊囊的一大包拿回家,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宠爱的孩子,终于拥有了一堆向往已经的好吃的。
迫不及待的打开,一股脑倒在餐盘里,抓起一把贪婪的往嘴里塞,咔嚓咔嚓的嚼,嗯?怎么不是期待的那样好?无论是声音,味道,还是口感,都不是广告里明星们表现出来的那样让人陶醉?
是不是期待太高,和现实产生了落差?
不管了,吃完再说。
烧烤味的吃完了,再打开一袋番茄味的,感觉差不多,烧烤味的油味大一些,番茄味的甜味多一些,基本大同小异,都没有我想象的齿颊留香的效果。
但还是吃,可能是心理上还是需要这样肆意满足的感觉吧。
薯片吃完,又打开了两根辣脆肠,辣不算辣,脆也不算脆,嚼在嘴里,并没有期待中的Q弹口感,也没有想象中的浓郁肉香。
两包薯片,两根肠,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的方式吞进去了,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可是肚子塞满了,满足感就开始慢慢的升腾起来。
这种满足,有生理上的,还有心理上的,是寡淡好久的口腔被重新刺激到的满足,是被束缚了好久的心可以重新自由选择的满足,是一种放飞自我无拘无束的痛快的感觉!
这一刻,我发现人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期待,可事实上真正需要的并不多,只要看到自己可以有了被满足的条件,这本身就是一种满足,就像我,一个多月来的煎熬,两袋薯片两根肠就彻底满足了,就像有时候,我们需要家人的爱的表达,只要对方一句关切的询问,或者一次耐心的陪伴就够了。
重要的是要给自己或对方创造一个看得见的,可以获得满足的条件。
这样的时刻,形式往往高于内容。
被满足,就是被爱的一种方式。就是个人的欲望需求被看到的一种方式。
就像我这段时间对垃圾食品的渴望,其实吃到了也不过如此,可是如果不能吃,就各种放不下,可是尽情吃了,我就觉得我是一个自由人,一个可以给到自己选择权力,可以照顾好自己感受的人。
由此可见,时不时的满足自己,才会真的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快乐,更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