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前端已经十年,站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回头望过去,很庆幸自己在过去的十年能不断的主动走出舒适圈,迎接不同的挑战,虽然每次改变开始都很痛苦,但是每次主动蜕变的结果都是为了自己不成为职场的“老白兔”,能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还有几天就要到2019年,如果要我给刚入行或者入行不久,或者入行有段时间陷入职业瓶颈的同行一点建议,我想说“主动走出舒适圈,不给自己的学习设置边界”与君共勉!
记得十年前前端简历上还能看到“网页三剑客”,会用DIV布局还是一件很值得骄傲很牛逼的事情,兼容IE6还是必备技能,再看看今天,各种前端框架的出现,做业务基本不再用自己写布局和样式,甚至前几个月,微软在其AI.lab网站发表了Sketch2Code专案,并且于GitHub中开源,使用者只要在白板或笔记本中画出网页的原型设计,Sketch2Code就能透过影像识别,将原型草稿转成HTML线框图,来帮助简化网页应用程式开发的流程。所以只会切图写静态页面的前端未来有可能失去工作。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用户素质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业务IE10以下直接不用再考虑兼容,因为使用IE低版本浏览器甚至是IE的用户占比越来越低。同样是微软也在最近宣布,自家开发基于Chromium浏览器计划。这意味着IE内核也即将采用chrome相同的内核Chromium,chrome一统江山似乎指日可待。这就意味着传统前端要做的兼容不同浏览器的工作也将不复存在。
好的是,Node的出现让前端和后端的界限变的模糊,“全栈”由概念到成熟实践在大公司也越来越普遍。
前端行业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从大的行业环境看,互联网的发展虽然已经过了黄金时代,但是还处在白银时代,虽然受到大环境经济不景气影响,网络上不时会传出某某公司裁员或者冻结HC的新闻,但是从我的观察来看,优秀的前端还是很缺,而且待遇还是不错。
同时随着前端发展,用人单位对个人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个人前端的知识图谱要求也越来越广。前端入行门槛也只会越来越高,再不像前几年,由于两方面原因,是个人都能做前端,一是互联网行业发展泡沫导致前端需求量确实很大,二是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对前端了解较少,毕业就做前端的也相对较少。前端培训班特别火,从来没从事过互联网相关工作的,培训两三个月就可以找到一份前端开发工作,这种现象未来可能慢慢消失。
从“华为要裁掉34岁以上员工”的消息在网上漫延开始,周鸿祎的“老白兔”说又被翻了出来,一波波真真假假的裁员消息就没停止过。有人说这是在贩卖焦虑,有人说凛冬将至。事实是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允许不愿走出舒适圈,得过且过的“老白兔”的存在,尤其是互联网公司。让你滚蛋的机制早就有,只是可能后面会越来越严格的执行或者出来新的淘汰机制。比如腾讯刚在员工大会提出的要淘汰10%的中干和给年轻人更多晋升机会的"英才计划"。
在此背景下,新的一年我们能做什么呢?前端学习的方向在哪里?你是真的有五年或者十年工作经验,还是只是把一年工作经验用了五年或者十年?
工作年限越久你越会发现很多时候你做不了更多的选择,你说:我现在过的很好,我没有太大追求,不追求优秀的绩效,不追求升职加薪。但是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你不追去进步那就是在退步,你的优势在一点点耗尽,一拨拨的新人注定会把你拍死在沙滩上。
所以回到开篇说的,新年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是关于态度的,"主动走出舒适圈,不给自己设置学习边界"。前半句适应于任何岗位。后半句是针对前端这个职业。因为身边不乏切了很多年图,还在切图的前端,也有积极学习各种新技能,迎接各种新挑战的前端。前者大都在焦虑中步履维艰,后者无论年龄如何对未来都自信满满。
有句俗话:"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我想说对于一个开发来说,"身怀技能,才能心中不慌"。干这行的基本都是普通人,追求财务自由貌似不切实际,但是起码我们可以追求职业自由,所谓职业自由,就是我有勇气今天从现在公司裸辞,因为我有信心明天就能去其它任何一家我想去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