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前,我听到尼采的名字时会下意识将他和希特勒的纳粹主义联系起来,还会想到他高呼的那句“上帝已死”。但他的思想却流传至今甚至有人称呼他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哲人,我想一定是我对他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于是我阅读了这本书,从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
本书写于1883-1885年,当时的欧洲国家刚刚掀起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社会动荡不安,地区战火纷争不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社会一直以来坚持的思想信仰崩塌,社会急需要新的思想来引领其重建和发展。尼采看到了欧洲这场精神上的危机,他借“查拉斯图斯特拉”这一虚构的超人形象的名义向欧洲世界宣告精神文明的危机,并宣扬了自己的“超人学说”和“人性自由意志”的思想,并借此呼唤一种生机勃勃的人类的出现。
书中查拉图斯特拉共五次上山,下山。他第一次上山是因为为了在山林里享受自己的精神和孤独,而下山则是因为他厌烦了自己的智慧,想要将智慧馈赠和分发给众人。这让我想起课上老师带我们认识的一位疯狂的数学天才——卡辛斯基,同样是隐居山林,并在其中完成了自我对世界观的重塑,查拉图斯特拉是想要启蒙民众,带给他们以智慧,带给他们美好的生活,而卡辛斯基则是对那些伤害过他,还有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人进行了惨烈的、惨痛的报复。所以我认为在哲学思考时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思想倾向,不因为自己的想法就去伤害无辜的人。但历史种种,像法国大革命,辛亥革命等,告诉我们的却是思想的革新,一定伴随着汗水和血泪,让我不禁感慨生命的易碎和可贵。查拉图斯特拉在集市中的第一次讲演,人们不仅没有因为他的话语产生反思,反而嘲笑他。这一点对应了之前老圣徒对查拉图斯特拉说的话,查拉图斯特拉想给予世人的东西是难以接受,因为他带给人的智慧是需要自己去使用才能获得想要的东西,人们想知道的是唾手可得的真理。于是柏拉图带着走绳演员的尸体回到森林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