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计划是创业者吸引投资家的创业资本的一份报告性文件,一份优秀的商业计划书(BP-Business Plan),通常只要包含12页的内容,我们简单快速地捋一遍:
第1页是项目概述。
这一页需要简单精炼地概括项目,还记得简约思维吗?最好只用一句话,越简单越好。
第2页是用户的痛点分析。
用户有哪些需求场景?行业有哪些痛点?有哪些需求是还没被满足,或者是竞争对手没有办法解决的?这个需求市场有多大?
这一页的重点是描述市场边界,通俗的说法是描述这个市场的天花板有多高。
第3页、第4页是产品展示页。
围绕之前找到的痛点,你要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来解决这个市场需求。这部分一般是用几张简单的图片(比如产品截图、业务流程图……)描述产品的核心功能,以及产品的开发进度。
第5页是竞争分析。
同一赛道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你和他们有什么不同?优势在哪里?有没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这一部分主要是回答投资人关心的“你如何跑赢市场竞争”这个问题。
第6页、第7页是团队介绍。
一流的团队可以做好二流的项目,但是二流的团队没办法做好一流的项目。
介绍团队不要宽泛地说“技术高超,经验丰富”,这样的描述都是0分,最好的表述是“谁谁谁,曾经开发一个小软件,帮公司半年内增加100万用户,1000万元的收入……”用数字说话更有信服力。
第8页是里程碑。
这一部分主要展示公司从成立到现在的用户数据、收入数据、盈利数据……用已有的运营数据证明你的商业思路可行,流程是可以捋顺的,表示你并不是拿着一个idea就来融资了。
第9页是发展规划。
这个产品做出来以后,怎么推广?打算用多长时间做到多少的用户量?公司会怎么去扩展市场,希望占有多少的市场份额?这一步做好以后,下一步会怎么做?
一步一步地展示你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
第10页、第11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融资方案。
融资方案有两个核心部分:融资金额和融资用途。
首先是你出让多少股份,要多少钱。融资并不是越多越好,你漫天要价就会把投资人吓跑。
一般的惯例是,融到足够公司未来18个月所需的资金量就可以了。
出让多少股份其实就是估值的问题,怎么估值是一门大学问。
然后就是这些钱的用途。再大方的投资人,也不会让你拿着钱买豪车豪宅、环球旅行,而是让你把钱用在刀刃上,把产品优化好,把市场开发好。
最后一页,也是第12页,用一句话清晰、明了地总结整个项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简约不简单。
做好一份商业计划书:
- 简约不简单,真诚不做作,理性不吹牛。
做好一份商业计划书,注意三件事:
- 1、自己写,你的公司你做主。
不管别人在业务行业上多么有经验,对公司的理解不会比你更深刻。
当你在面对投资人的时候,你会淹没在一大堆的问题当中,回答问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你不亲自写这个商业计划书,这些无数的问题就让你当场现形。
其实商业计划书,是理清一个创业思路,激励创业伙伴的一个契机,其次才是争取投资人的亲睐。
别人写的都不能打动自己,谈何打动投资人。
- 2、慎吹牛,别爱技术爱用户。
很多创始人迷恋自己的技术优势和想法,还有很多人在商业计划书中详细解释了技术原理,领先优势,这个技术比市面上的很多方案都好。
经验老道的投资人知道,更好的技术并不一定总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反而这些BP传递了一种信号,这个创业者把优先顺序搞混了。
比伟大的技术或者创意更加重要的,是你能否真实的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和痛点。
- 3、说人话,少用文字多用图。
不要使用超过三种颜色的字体或者图形,能用图形或者图表表示清楚的尽量不用文字。
逻辑顺畅的图形图表,能让投资人秒懂,而一大团一大团的文字,只会让投资人回忆起在学校学的政治课本。
版面中的文字应该大小适中,整洁简练,一般一个版面内不超过两种字号字体。
你的简历,就是一份你个人的商业计划书,你可以怎么优化一下你的简历?
原文摘自音频app有书共读-《老路:用得上的商学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