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思考,我以前并非没有接触过这个概念,相反,是频繁地在接触。但是的确在我开始要养成每天写作输出的习惯时,才真正的理解了这个概念。我以为是一种常规模式迫使我每天精神抖擞地写作的,其实不是,有写作的时候,我从来不感觉累,不需要休息,可以一直写下去。这也许就是有的人可以持续工作的原因。我看书找资料真的只是在看在查,我思考真的就只是脑子在思考。缺乏引导,脑子的运动很难进行下去。
所以,在学习的内容中尽可能地加入自主思考的环节,并养成规律性的模式。就可以最大化效率:更少打瞌睡,更多思考,更丰富的学习生活。
1、回顾和补缺:在白纸上尽情写下自己对某些知识的理解、框架和脉络,对自己不熟悉的地方,补充查阅资料。这种写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展示个人化色彩,可以是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符号和提示,可以写成思维导图。
2、读书学习:先把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框架大致理清,做好记录及自己的理解和猜测,然后在阅读过程中一步步补充论点和相关证据,以及论点间的逻辑。如果是文学性的书,摘抄喜欢的段落可能是一个好的方法,可以将其写成书法作品,也可以摘抄并写个人色彩浓厚的赏析。
3、听课学习:事先预习,理清一课的脉络。如果无法事先预习,查阅老师的作品了解老师的思考方式,也要了解其讲授内容,多少保留一点自己的见解。听课时同样做思路框架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