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与念之间的空隙,语言和语言之间的空隙,它是一个入口,只要找到这个入口就找到了觉,找到了觉,觉会带着咱们慢慢深入延伸。一开始或许还要所谓保持,后来就知道保持不保持它都在。
这个觉就是本觉,就是真正的不生不灭的自性。
觉性与空性都是自性的另一个说法,根据要表达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名相。觉空不二。
刚刚开始的时候会感到“我在觉”或者“我是觉”,但慢慢会发现,觉知没有生灭,没有自我,它是一直在的“在”。
在究竟的状态里觉知是无我的。也不需要保持。它永恒存在跟咱们的把握和保持没有关系。
但是入口还是需要的,舍方便无究竟。总要经过入口。丁师说的是一个入口。
进入后自然发现不仅仅是入口,但是没有入口常常摸不到这里。
楊博士篇:....然而,要消失念头并不简单,甚至我发现是不可能的。最多,我只是否定它。甚至更简单,不去管它。只是不给它任何支持,或任何肯定,它也自然散掉了,而饶过我。
我自己的每一个念头,都是过去因-果带来的。去抵抗念头,本身等于在承认因-果是真的。接下来,这个世界也就一样再真实不过了。然而,放过念头,我自然发现,眼前因-果所带来的力量,也就消失了。
这么一来,我自然体会到什么叫臣服。臣服,最多也只是轻轻鬆鬆把眼前任何所想到、体会到、看到的东西,都让它存在,而不要去干涉它。
不去干涉,不去重视任何观念,我发现自己才真正体会到前面所讲的平等。[玫瑰][玫瑰]
越是能把一切声音都听进来,
你的心就越安静。
而这种安静的状态是不会被噪音所破坏的。
只有当你抗拒某个东西时,
亦即在你和你不想听的那个东西之间树立起屏障时,
心才会出现挣扎。
——克里希那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