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我真正接触心理咨询行业的元年,在准备心理咨询师考试期间,结缘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在其中既作为咨询师,也作为咨客,接受了近两年的再学习和持续滋养。
在诸多接触到的流派中,又对精神分析情有独钟,完成了一个为期一年的精神分析线上课程。
与此同时还参加了一项公益活动,作为心理热线的一名普通义工,通过电话倾听求助者、与之共情和彼此疗愈。
期间也参加了各式各样的心理学沙龙、讲座、工作坊,内容关乎临终关怀、芳香治疗、危机干预、死亡体验……直到2016年,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摇摆之后,我还是觉得把心理咨询定位为自己当下人生的一个副业,或者业余爱好更为得体合宜。
因为在长达三年的密集学习中,一直在心里问自己:心理咨询适合成为自己一生所追求的主线么?或者说,我喜欢、热爱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么?一方面我是如此享受探索自己、探索他人的过程,另一方面却又难以长时间如此——时间一长,心底暴躁小人就会跳出来喊:空想何用?空谈感受何用?有这矫情的功夫,还不如踏踏实实做点事!
于我而言,学习心理的过程更多是享受与内在的对话,因而,在2016年各个心理学课程学习均告一段落,而继续深入会触碰更加幽微层次的时刻,我暂时止步了。我担心如果年轻的时候在精神层次上牵扯太多精力,反而容易空中楼阁,走不扎实。
然而,我依然在关注着这个行业,也依然在关照着自己的内心,三年的自学,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同时也让我更多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亟需成长的空间。能回想起来的,往往是接线时面对来电者的痛苦自己的无能为力,作为咨询师时面对咨客的问题大脑一片空白,再小心翼翼地措辞,仍然会不经意触碰到对方敏感的神经……
虽然现在没有直接从事与心理咨询相关的事情,可对我来说,心理学是一门工具,让外在的我与内在的我建立链接。于是潜意识里一直在寻找一个途径,可以让我继续使用这工具,巩固这链接,同时也得以更好帮助身边的人。
于是,当偶然看到写作小组的招募信息,直觉告诉我,找到了。希望通过这次写作计划,以及后续的活动,与心理学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