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穷”并不是爱好的绊脚石
我之前并不知道阿城是谁。是有一天在知乎上闲逛,看到有人推荐他的《棋王》,才知道这篇文章在豆瓣上近两万人评价,评分高达8.7分,于是赶紧买来看。刚开始看,便被吸引了。
“我走动着找我的座位号,却发现还有一个精瘦的学生孤坐着”。
故事背景是文革时期,“我”准备插队去。上了火车,找座位时发现大部分人都在窗口与前来送行的人说笑、哭泣,却独发现这个人孤坐在车厢里。
一句话,八个字,“精瘦的学生孤坐着”,把王一生当下的情况交待得清清楚楚:他是一个学生,长得精瘦,没人送他。同时也吊起了读者的胃口:为什么他会长得精瘦?为什么没有人送他呢?
接着往下看。
渐渐地,“我”知道了,这个精瘦的学生就是隔壁学校里赫赫有名的棋呆子。而“我”的座位,正好在他的对面。
相对着走了一路,两人渐渐熟络起来。聊天时说到了吃饭,王一生最关心的是“我”在父母死后的两年里怎么吃饭的。
“我”说有一次自己一天没吃东西,王一生就揪着问:“一点儿也没吃到吗?”我说后来碰到一个同学,书包里有一个干馒头,掉在桌上碎掉了,我一边和同学说话,一边就把这些碎馒头吃了。然后说:“干烧饼比干馒头解饱得多。”
“他同意我关于干馒头的见解”
为什么同意?因为他也吃过,应该是不止一次地吃干馒头和干烧饼,所以他清楚地知道干烧饼能顶多久,干馒头又能顶多久。因为知道,所以才能同意。而只能吃干馒头和干烧饼,他能不长得精瘦吗?
听完我的故事,王一生不以为然,说“馋是你们这些人的特点”,我问:“你总在说你们,你们,可你算什么人?”
“他迅速看着其他地方,只是不看我,说‘我当然不同了。我主要是对吃要求得比较实在。唉,不说这些了,你真的不喜欢下棋?何以解忧,唯有象棋’。”“我”问他:你有什么忧?“他仍然不看我”
为什么“迅速看着其他地方,不看我”?在我进一步追问后,“仍然不看我”?
一方面他觉得我吃的苦根本不算什么,自己吃的苦才是真的苦,想跟“我”分享一下,却又害怕“我”知道他这么苦,跟自己不是一个阶层的人后不跟他下棋了。
所以在说“漏”嘴,说“馋是你们这些人的特点”之后,迅速看着其他地方,逃避“我”的追问,在“我”追问“之后”仍然“不看我”,来掩饰自己的害怕。
可以想见他对象棋的热爱,在如此吃不饱的情况下,仍然一心系挂着下棋,只要有棋下,就什么都不在乎。抓到一个人就要跟他下棋,害怕别人因为自己穷,吃不起饭而看不起自己,不跟自己下棋,所以拼命掩饰自己的“穷”。
可是即便他再怎么掩饰,他的一举一动也表现出来了他对于吃饱的渴望。
“列车上给我们这几节知青车厢送饭时,他若心思不在下棋上,就稍稍有些不安。听见前面大家拿吃的时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
你看,如果送饭时间他正好在下棋,那他的眼里就只有棋,什么饭不饭的,他都不会注意到。可是如果不在下棋,一听到吃饭的声音,他就不自在了。一面不知道多久没吃饭了,很渴望能吃到热乎乎的饭,一面却在乎对面的“我”对他的看法,只好装做对饭无所谓,甚至有些讨厌的样子。
可实际上呢,拿到饭他就开始吃,吃得很快。“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一面抑制不住地想要赶快填饱肚子,一面又在乎“我”的眼光,害怕“我”把自己的底儿看清,可他不知道,“我”其实把他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干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和着一大股口水把那个饭粒儿咽下去之后,他的“喉结慢慢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
我观察得仔细,描述得也仔细。“迅速”一词用得真是精准:一粒已经干掉的饭粒儿,无意间被发现,他没有一丝犹豫,“迅速“将它放进嘴里。那是饿极了的人才会有的动作吧?
作者写”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槽牙里”,如果是“我”看到这一粒干掉的饭,知道他会给自己带来难受,可能还会犹豫要不要吃它。而王一生,什么都来不及想,下意识就是“迅速”放在嘴里,生怕不赶快吃进肚子里这粒饭就没有了。可见他对食物的渴望,迫切。
整段没有一个字说王一生困难,没有一个字写王一生在遇到自己之前的生活,却一步步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长期挨饿、饥不择食的穷苦学生模样。就是在这样一个穷苦的境地下,他却把象棋下得出神入化,无人能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
02“入戏”才能为“王”
下火车后,两人插队的地方不一样。半年后,王一生到“我”插队的地方来看我。我问他“还下棋吗?”“他像走棋那么快地说‘当然,还用说?’”
于是“我”给他找来了一个下棋的人:一个南方大城市来的知识青年,叫倪斌,因为长得高,被大家称做“脚卵”。脚卵介绍自己时说:“因为腿长,大家叫我脚卵。卵是很粗俗的话,请不要介意,这里的人文化水平是很低的。”
王一生不乐意了,他也是没文化的人,只是倪斌不知道。他不服气了,文化水平低怎么了?我文化水平也低,可你下棋还不一定能下得赢我呢!可他不能明着表现出来他的不服气,,他比倪斌矮下去两个头,于是就仰着头说:“我姓王,叫王一生。”
“倪斌说‘王一生?蛮好,蛮好,名字蛮好的。一生是哪两个字?’王一生一直仰着脖子……”
这就几句话,王一生性格里的“自尊”“不服输”都刻画了出来。我穷,我没文化,可是我并不比你低一等。我比你矮,那我就仰着脖子。你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你呢!
到点了,大家在一起吃饭,说到螃蟹,王一生说他没吃过螃蟹,脚卵问:“你没吃过螃蟹,怎么会呢?”
是啊,在一般人的认知里,能有功夫去研究下棋,那家庭条件一定是不会差的,所以王一生说他没吃过螃蟹,家庭条件好的脚卵觉得奇怪:
你螃蟹都没吃过,说明不是多好家庭的孩子,怎么还有闲情研究象棋呢?反过来说,你有闲情研究象棋,说明家里应该是有点文化,有点家底的啊,怎么会螃蟹都没吃过呢?
可是事实就是这样,王一生就是穷人家的孩子,而且不是一般穷人家的孩子,妈妈是妓女,爸爸是没本事的人,自己亲生父亲是谁都不知道。可就是这样家庭的孩子,他钻研棋,成了个“棋呆子”。
没评论一个字,只是叙述,而在这叙述中不经意间埋下了一个伏笔:穷人家的孩子王一生,饭都吃不起,却把棋钻研到无人能敌的地步;脚卵,城里来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棋又下得怎么样呢?
后来的事实证明,脚卵不如王一生。
“忽然外面响动起来,我拨了幕布一看,只见书记缓缓进来,在前排坐下,周围空着,后面黑压压一礼堂人。于是开演,演出甚为激烈,尘土四起。演员们在台上泪光闪闪,退下来一过边幕,就喜笑颜开,连说怎么怎么错了。
王一生倒很入戏,脸上时阴时晴,嘴一直张着,全没有在棋盘前的镇静。戏一结束,王一生一个人在边幕拍起手来,我连忙止住他,向台下望去,书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前两排仍然空着。”
脚卵输给王一生后,也许是惜才,他告诉王一生,半年后地区组织运动会,有棋类比赛,建议王一生参加。结果王一生因为经常请假出来下棋错过了报名,再次去找我时,脚卵说他爸认识地区的书记,可以替王一生去求书记。
于是大家一起来到县里。没有地方住,王一生认识的一个画家为大家提供了住处——县里文化馆的舞台。当天晚上正好有演出,于是大家站在边幕免费看了演出。
短短的一百多个字,没有一个字的评论,没有浓墨重彩的描写,刻画了三个深刻的形象:一个是代表官僚阶层的书记;一个是代表一般普通民众的那些演员;还有一个是代表单纯朴实,心无杂念那一类人的王一生。
本来是为运动员表演的晚会,结果前面两排都空着留给书记,而后面,黑压压一礼堂人。就像作者他们只能在边幕观看一样,这一礼堂人里,肯定还有不少站着的运动员。
可是书记缓缓进来,在前排坐下,明明自己周围都空着,明明知道没有其它人坐前排了,他还让那些空位空着,也不邀请其他人去坐。看了没多会,他就走了,根本就是来走个过场,却让人给他一个人留了足足两排前面的位置。
前面作者描写书记“胖胖的“,脚卵为王一生向书记求情,书记不答应,后面又拐弯抹脚向脚卵讨要家里的字画古董,脚卵说送他一副明朝的乌木棋,他立即就说他可以跟地区的人说一说,王一生可以参赛……
从这些种种,书记的形象跃然纸上。我想如果我是一个导演,从这些叙述里找一个符合书记形象的演员,应该是不难找了。
那些演员呢?有几个是真把自己沉浸进去了在演出?开演的时候甚为激烈、尘土四起,演出一结束,就一个个喜笑颜开,连说哪里错了。
根本就没有带着心在演出,怎么能不错呢?正常演出都这样,或许平常排练的时候更没好好练,怎么能不错呢?台上还泪光闪闪,台下马上就喜笑颜开,不得不说,这些演员的业务素质倒真是挺高,说哭就能哭出来,即使心和情绪都没到达。不然怎么能下台就喜笑颜开呢?
对王一生的描述是这段里最让人感动的。演员都没入戏,他却入戏了。随着剧情,脸上时阴时晴,嘴一直张着,戏结束后,只有他一个人在边幕拍起手来。就像下棋一样,王一生看戏也是专注的,心无旁骛。
看看王一生,看看书记,看看那些演员,再回看我们自己,王一生比我们高大了太多。他的棋下得好也许有天份,但更多的,是他的专注,他对棋的热爱,除了吃饭睡觉,他的所有精力全放在了下棋上。
而书记在干什么?书记又是怎么对待他这样优秀的选手的?那些演员呢?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演员事业的?我们自己呢?又是怎么对待我们的生活的?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03天下,是每个小人物打下来的
“我这两年,也常常犯糊涂,生活太具体了。幸亏我还会画画儿。何以解忧?唯有——唉。”
这是脚卵把棋送给书记后,大家为他惋惜时画家说的话。这个破折号意味深长。
生活太具体了,为了生活,很多事情身不由己。幸亏做了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情,心情烦闷时,还可以画画。
可是说到画画,像王一生一样说,“何以解忧,唯有画画”,画家说不出来。我想画家说出这句话一定是王一生在他面前多次说过:何以解忧,唯有下棋,因为王一生第一次见到作者就说过这句话。
画家想引用王一生的这句话用在自己身上,可是,说到唯有,后面“画画“两字却说不出来。为什么?——因为他不好意思。
他自知自己并没有做到像王一生那样,除了保证基本的生存条件,也就是除了吃饭睡觉,其它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下棋,他爱下棋,却从来没有想过靠下棋来换得什么,靠下棋过上更好的生活。
画家不是这样的,他理解脚卵为了调回地区而送书记祖传象棋,他说生活太具体了,一定是在某些时候因为受不了现在的生活而做过一些与画画无关的事,他喜欢画画,却在某些时候因为生活放弃过画画,他当然做不到像王一生那样问心无愧地脱口而出“何以解忧,唯有下棋”。
在王一生面前,他更说不出来。他愧对他的热爱,他没有做到像王一生那样心无旁骛,不问其它。所以,他不好意思像王一生那样说。可是话说到这里他才想到自己没资格引用王一生的话,于是,只能一声“唉”。
“我心里忽然有一种很古的东西涌上来,喉咙紧紧地往上走。读过的书,有的近了,有的远了,模糊了。平时十分佩服的项羽、刘邦都在目瞪口呆,倒是尸横遍野的那些黑脸士兵,从地下爬起来,哑了喉咙,慢慢移动。”
脚卵帮王一生在书记那里争取到了参赛的资格,但因为脚卵贡献了自己家传的一副棋,王一生不愿意作为交易,放弃了比赛。比赛结束后,他约前三名下棋,结果吸引来了包括前三名在内的九个人,王一生同时与这九个人对棋。作者发了这样一段感慨。
以前读书,从来关注的都是项羽、刘邦这类英雄、大人物,从来没有去关注那些尸横遍野的小小士兵,从来没有想过,他们身上也有故事,他们也有血性,他们也有抱负。项羽、刘邦目瞪口呆,是这些士兵喊哑了嗓子,还在哑着喉咙往前冲。天下,其实是他们打下来的。
王一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士兵。他是穷人,他不出名,为了下个棋还要去求书记这样的“大人物”,可是我们的天下,却是他这样的人撑起来的。我们的人类,是他这样的人撑起来的。
“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民以食为天,自有人类开始,就是为生存忙碌。可是如果只是为生存,你八十岁死跟你现在死有什么区别?那首诗怎么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不同于其它动物,人有思想,有追求。如果活着只是为吃饭,把自己局限在填饱肚子,什么都不想了的话,哪怕你活一百岁,两百岁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经常听到人说:“你活得太不像个人了”,什么叫活得像个人?有血性,有爱好,有理想,有追求,为了理想,为了追求,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才像人。
最后这段话简直振聋发聩。可是没有一个慷慨激昂的词,没有一句振臂高呼,短短的二十七、八个字,留给我们的是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