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插图]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
译文:尧征求下属的意见,想推选一人接替他的帝位。放齐推荐了尧的儿子丹朱。尧说丹朱顽劣,又好争斗,不可任用。[插图]兜推荐共工。尧说共工巧言善辩,心地邪僻,貌似恭顺,背地里却连上天都敢欺瞒,不可委以重任。大家一起推荐鲧。尧说鲧违背教令,危害同类,不可担此重任。四岳提出先让鲧试一试。尧听从了,任命鲧去治水。九年过去了,鲧治水毫无成绩。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
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译文:
尧说:“唉!四岳,我在位已七十年了,你们当中有谁能够顺应天命,来接替我帝位的?”四岳回答说:“我们的德行肤浅,会玷污帝位的。”尧说:“那你们把贵族亲戚以及关系疏远的隐居者中的人才都推荐出来吧!”大家都对尧说:“民间有个单身汉,名叫虞舜。”尧说:“是的,我听说过,这个人怎么样?”四岳说:“他是一个盲人的儿子。他父亲冥顽不化,母亲心地阴暗,兄弟狂傲无礼,他都能以孝道亲和他们,使他们能够力求上进,不至于奸恶。”
尧说:“那我就试试他吧!”于是,他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想以此观察和考核他。
舜让她们居住在妫水河边,并要求她们要放下架子,谨守妇道。尧对此十分赞赏,于是放手让舜推行五种教典,民众都能遵从这五种教典;又让他参与百官事务,各种职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让他在四门接待宾客,门的接待工作庄严肃穆,诸侯以及远方的宾客也都态度恭敬。尧又派舜进入山川林泽,遇到暴风雷雨,舜从不迷失方向。尧认为舜有圣智,召来他,对他说:“你谋划事务都能成功,说过的话都有实绩可以考察,已经三年了,你来登帝位。”舜认为自己德行不够,因而一直谦让。最终在正月初一那天,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文祖,就是尧的太祖。
这虽然是司马迁写的他那个时代倒回3000年的事儿,但侧面反映了古代的用人之理。最后,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把帝位禅让给了舜。(我一度怀疑这是不是就是入赘呀,但古人的做法实在是出于为国为民考虑的贤者之心,不容我辈亵渎。)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我很想说说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译文:
随后,尧退休在家休息,舜代替他处理政事。舜命人观测天象,确定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的位置和运行情况。
敲黑板,这可是司马迁那会儿写的关于尧舜禹那会的吧。
你知道不?日语里有“月、火、水、木、金、土、日”曜日,分别对应的是“周一至周日”。我曾经认为:这个最早出处是中国的《史记》无疑了。(早前这文也写了一半,一直没去想下文,结果,打脸的事儿很快就来了。)
日本星期几的说法竟然是这样来的:
是从欧洲经印度再经中国传到日本的。只是中国后来不再使用这种传统称法。
原作者:梁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339180/answer/179790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命名体系公认的发展脉络如下:
欧洲的这个以「七大古典行星—罗马神祇」命名一周七天的体系可上溯至古希腊。据信,古希腊斯多亚学派(Stoicism,又译「斯多葛学派」)提出了某种程度上「由远至近」的「土木火日金水月」行星排序,公元一世纪后经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发扬光大。(所谓「古典行星」和现代天文学的「行星」概念不一致,前者包括了太阳和月亮,下文所说「行星」皆为「古典行星」。)
与托勒密大致同时代的天文学家提出「planetary hours(行星时)」理论:以日出和日落将一天分为日夜两半,各自再十二等分,得二十四<u>行星时</u>;七大行星以托勒密体系的顺序依次值守<u>行星时</u>,以日出后(不是凌晨)第一个<u>行星时</u>的行星命名当天。「土木火日金水月(♄ ♃ ♂ ♀ ☿ ☽)」这七大行星经 24 × 7 小时循环一周后,得到「土日月火水木金(♄ ☽ ♂ ☿ ♃ ♀)」的顺序(下表与 @Akatsuki Ryu 版本大同小异,差异见 [2] 第三条):
古希腊将七大行星与七大神祇联系起来,于是就形成了根据 planetary hours 理论、以代表行星的神祇来命名一周七天的体系。古罗马的神话和行星命名方式来自古希腊(希腊神祇名—罗马神祇名):Kronos–Saturn(土星)、Helios–Sol(太阳)、Selene–Luna(月亮)、Ares–Mars(火星)、Hermes–Mercury(水星)、Zeus–Jove(木星)、Aphrodite–Venus(金星)。这个拉丁语版本的「行星—神祇—日期」相联系的命名体系向世界各地传播。
向西传播:罗曼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直接继承了拉丁语的名称;日耳曼语(德语、英语……)主要从「神祇」角度意译,保留「神祇—日期」的联系,使用对应的日耳曼神祇替换罗马神祇(于是除了 Saturn(土星)都改名了)。
向东传播:印度主要从「行星」角度意译,保留了「行星—日期」的联系(印地语如今的这一套名称非常典型):Śani(土星)、Ravi(太阳)、Soma(月亮)、Mangala(火星)、Budha(水星)、Guru(木星)、Śukra(金星)。从印度再传到中国,汉语以五行版本的行星名意译了印度的行星名,最终得到「土日月火水木金」,然后传到日本和朝鲜半岛。另外印度的这一套名称也影响了南亚、东南亚梵语文化圈的众多语言(印地语、孟加拉语、旁遮普语、泰语、缅甸语……)。
「其实曜日跟守护神半毛钱关系没有的」——怪不得你不理解为什么罗曼语和日耳曼语有分歧,因为你根本不明白这个体系里神祇名和行星名的关系。
看看,他打起别人的脸来,有理有据。我再也不敢胡乱猜测了。
我是饕餮思文,不知道啥毛病,总爱自己搬石头自己砸自己的脚,到最后还挺开心的。这书,好长,时间跨度3000年,且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