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yawawa又一次红了,因发表关于慰安妇的严重不当言论被微博禁言6个月。
Ayawawa是谁?一直饱受争议的“情感教主”,其口中振振有词的一句名言是:比我漂亮的都没我聪明,比我聪明的都没我漂亮。本名杨冰阳的Ayawawa,自2001年开始混迹网络,3年后其名气在猫扑达到顶峰,早期主打性感照片博人眼球,2005至2007年间开始进驻博客,后辗转于线下媒体。而随着2009年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其又开始写情感类书籍,自封为:女性贴身择偶导师,新浪两性情感千万博主,爱情风险预估专家,等等。
本来嘛,自媒体时代,到处都是会飞的猪,无论怎样自我贴标签,作为营销手段,早就见怪不怪。但这一次Ayawawa遭到主流媒体批判的原因是:她挑战了日军侵华时期慰安妇制度的受害者,说她们在男性战死的情况下“苟全性命”,且得出女性具有“性别优势”的滑天下之大稽的结论,不仅严重侮辱了战争受害群体,也暴露出其背后深层次的性别自卑。
于是乎,这位自称长得漂亮智商奇高的“门萨俱乐部”成员,成名后出过两性情感类书籍若干且全部脱销, 还担任过某卫视情感类节目嘉宾的ayawawa的教育背景被深扒出来:西南大学民办三本大专毕业而已。这普通的背景瞬间将她“智商145,门萨中国区负责人”的名声拉下神坛。
谎言总有被揭穿的一天,或早或晚而已。
2
Ayawawa的“爱情”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条是:“女性要善于利用自身青春美貌、温柔可人等‘性别’优势,来牢牢‘拴住’男人的心”。其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是:只要女性将“性别优势”善加利用,就可以牢牢抓住男人的心,获取男人的投资和关爱,从此不再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一本万利”地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幸福小公主”。
事实真的如此吗,Ayawawa本人是怎么做的呢?
据一次宣传活动接触过Ayawawa的一位媒体人士说,Ayawawa绝对是个女强人,她的丈夫其实是她的助手,丈夫是帮她打杂的,她真正的家庭生活跟她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完全是两回事。
依靠着看似高深的《进化心理学》理论和被她改造过的MV值,PU值等矮化女性的一派胡言,Ayawawa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不仅有300万粉丝死心塌地,她本人也在3家公司入股,涉及情感咨询、管理和化妆品。除此之外,她还开始学习微商的操作方式,运用粉丝销售一些产品。
根据Ayawawa所说的,要改变外在美,就去买她的东画彩妆;要提升内在,又要去买她丈夫主推的优弹素,而情感上需要她“拍醒”,则是找她咨询,一个小时的报价是十几万,这与国内目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少则不过数百多则过千的价位也相差甚远。
总之,当无知女性脑残为Ayawawa圈粉的同时,她正在乐此不疲的坐地圈钱,她绝不是救广大女性于苦难的情感心灵导师,而是,对人民币有着无限贪欲的丑恶敛财婆。
Ayawawa这碗心灵毒鸡汤,吃瓜群众还能含笑饮下吗?
3
那么问题来了,Ayawawa到底蛊惑了谁?究竟谁才是她的主流受众群体?什么样的女性才是无知女性呢?我认为,这类女性无关学识背景,而是,拥有焦虑情绪的那一类女性。
这类女性,根据知乎大神的分析,有以上两大特征:第一种,颜值水平确实比普通女性的平均水平高出一截,这恐怕赋予了她们天生的优越感,即,我始终值得一段好姻缘,这个观念没错,然事实是,由于客观种种原因,或许是家世背景,或许是学历证明,或许是性格使然,这段“好姻缘”并没有及时出现,引发了她们的焦虑。
第二种,性格多属于温驯型的,宜人性很高,只要你不冒犯到她们的娃娃姐,不管表达什么高深的内容,不管能不能听懂,她们大都会一脸花痴的表示,你好厉害哦,好崇拜你哦。这样的性格导致她们产生“高社会支配倾向”,即对“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多的权力和资源”、“长得好看比长得不好看拥有更多的权力和资源”深信不疑,而这一切,都是Ayawawa一切理论体系的出发点。这群除了颜值不错,自认为智商气质也都不差,却依然在婚恋市场上兜兜转转形单影只,焦虑情绪愈发升级。
所以无论是来自全国三四线城市家境平平但姿色不错,希望通过改变打扮和研究讨得男人欢心从而嫁的好,改变社会阶层的普通人,还是学历甚高至硕士博士的乖乖女,甚至清一色提着爱马仕的“豪门贵妇”,都无一例外的成为了这位“情感教主”的盘中餐,且死心塌地,一副忠心向主的坚定,可叹可悲。
事实却是,无知女性越焦虑,ayawawa内心越得意,越能赚到满盆钵体。
4
据说,ayawawa的那套“进化心理学”理论,以“PU”、“MV”为代表,即Paternity Uncertainty(亲子不确定性)和Mate Value(婚姻市场价值),前者多指男人的不安全感,后者是指女性价值的八个体现,即年龄、长相、身高、罩杯、体重、学历、性格和家庭环境。
她的本质是贬低女性,却以洞察女性心理的身份介入女性的婚恋情感咨询市场。在她看来,女性要温柔乖巧,讨男性喜欢,以此来降低“PU”、提高“MV”,而每个女性都可以根据这两个概念打分,分数高低则影响感情幸福程度。
比较极端的一个例子是,她曾经这样言之凿凿的说过,“女博士/女强人都是嫁不出去的,因为她们参与了雄性竞争,她们不愿意生育更多的子嗣,因此她们的基因容易灭绝”。
一面厚颜无耻的矮化女性,一面又利用无知女性的“崇拜”和“焦虑感”来圈钱,鼓励女性不用自强自立,靠取悦男人走人生捷径,实质则是贪婪的满足了自己的荷包。
如此丑恶之嘴脸,无知女性们还心甘情愿的打算付“智商税”吗?
5
时下的世界舞台,多的是活出自我,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励志女性,中外比比皆是。
伊万卡特朗普,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超级白富美,并没有躺在父辈的光环下睡大觉,而是秉承着独立自强、主动争取的精神,凭借自己的教养、头脑和精明才干,成长为一个拥有自己商业帝国的正牌创业者,在遇到人生另一半时,花了两年时间融入了贾瑞德家族的宗教,觅得真爱,而之后岳父特朗普竞选时,女婿贾瑞德也是多方支持,不遗余力,爱情在这一对夫妇身上的体现是:互相牺牲,理解和包容。
无独有偶,哈里王子大婚那天,全世界更关注的一个女人,是国际律师阿玛尔.克鲁尼,站在她身边的好莱坞男星乔治.克鲁尼,反而成了陪衬。以全A成绩一路中学到牛津大学毕业,再去纽约大学读硕士,到走上国际舞台打代理官司,接待的都是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这种级别的客户,阿玛尔.克鲁尼被称为全球最有权力的女性第四名。法律工作很忙,于是乔治克鲁尼跟着她到处飞;足够有趣,第一次约会的内容是叙利亚卫星问题;2014年在白宫小范围电影点映会上被示爱,当着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面让男神跪了28分钟才答应做他女朋友......势均力敌的爱情在这一对身上的诠释是:你很好,但我也不差。
而独立坚强的东方时代女性,也举不胜举。
比如傲骨前妻胡因梦,离开前夫李敖的光环,她放弃演艺工作,退出娱乐圈,到美国继续读书进修,为自己“疗伤”。并皈依佛门,学习佛法,完全投入到有关“身心灵”探索的翻译与写作中,这位七十年代的“台湾第一美女”转变的最大意义,是从过度崇拜有才华的人、对人类社会有影响的人,到找到自己内在的创造力,不崇拜外在的人,活出自己的价值;比如曾经轰轰烈烈嫁给“京城四少“的大陆女明星刘涛,在老公生意失败,患上抑郁症的时候反而挺身而出,拼命接戏还清债务,也陪伴先生恢复了健康,是现代社会救老公于水火,撑起一个家的典范;还比如曾经嫁入豪门,受尽委屈的另一位台湾艺人贾静雯,走出豪门后勇敢生活,独立抚养大女儿梧桐妹,之后终遇良人修杰楷,生下咘咘和Bo妞,如今沉浸在爱河里,因为不再依靠,你的自立才彰显你的魅力。
和Ayawawa的女性矮化才能获得宠爱比起来,这些故事可谓实力打脸。
6
Ayawawa是一个混迹网络十余年仍然走红的奇葩,从最初混迹论坛以猫扑首任形象大使,到朝不保夕的以以主持人、艺人和嘉宾身份活跃于各大卫视节目,再到2007年自封中国区门萨(美国李鬼)高智商女,其实不过在博出镜率,赚名气而已。
她后来的高收入,来自她“不知从哪儿听来的+自己在图书馆网站上查阅到的”有关《进化心理学》的情感理论,渐渐演变成“出书,接广告,发展各个地方的娃娃粉丝会,开淘宝店”这些稳定的变现模式。
但正如一位新浪微博大咖所说的,Ayawawa本身就是个极度肤浅,傲慢,甚至独裁专横,残暴乖戾的"睿智"女人,想赚婚恋市场的钱,却做不到干干净净,堂堂正正。
要知道,女人不是男人的依附品,是真正的优秀,不是外表的肤浅,才能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为了博取对方的欢心一味讨好,可能失去的,是真正的自己。
那些恨嫁的无知女性啊,不要被ayawawa的坐地圈钱给蒙蔽了,她之敛财爽翻,你乃无知悲哀。
知名心理咨询师点评(禾子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海心灵花园高级心理咨询师
具有多年心理咨询经验,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等综合流派风格。接受精神分析、催眠、短期焦点解决、家庭治疗、意象对话、NLP、沙盘、欧文亚龙团体心理治疗等专业训练。从业至今累积具有4000小时以上心理咨询经验。
禾子君有话说:
我们择偶观背后往往映射出自我价值感的类型 ,如果把人的价值感分层,由外向内大致分为6个类型:物质— 身份— 外貌 —思想—情感防御方式—核心情感 。越往里层越贴近人真实自我的本质,可以说价值认同在越里层的人越是能够自我悦纳,也有相对健康的人生价值和择偶标准。
价值类型在物质上的人,多以物质水平衡量自己及别人价值的高低,住哪环的房子、开哪一款的车、背什么牌子的包包…物质属于最外层的,因为这和我们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
往里面走一层,身份认同—我是哪里人,黑皮肤还是黄皮肤、我是做什么职业的,我毕业于哪所高校、文科还是理科生、我居住在那一区…身份认同比物质认同更深一层,我做什么职业毕业于哪一所高校的哪个专业大概率决定了我物质条件如何,但是反过来,物质水平怎么样对于我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业在哪所学校毕业并不起决定性作用。我们会发现通常里层的属性可以转化为外层的属性,而反过来外层的则不太能转化为里层的内容。
第三层则开始和自己的身体实体有关了—外貌认同,我外表颜值怎么样,漂不漂亮、够不够肤白眼大够不够A4细腰…很多女性的价值认同固定在这一层,她们将此认为是之为“女性优势”,她们看不到更深层的价值可能性,容易把体貌作为人生博弈的资本。
第四层我们来到了思想认知,它包括思维模式、认知深度/广度、知识结构…我们会发现价值建立在这个维度的人,他们不会把时间精力直接花在谋求物质或上,而是专注于构架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乐此不疲。在目前知识主导的社会环境里,认知能力可以随时转化成外层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等,所以这一类人的自信心、自尊相对前三类都会更加的稳定,对生活的掌控感也会更强。
再往里我们来到了最有趣的一个维度—情感防御方式,防御方式是指当我们觉得危险的时候,感受到不被爱、没有价值的时候,我们选择何种方式去摆脱这种焦灼不安的心境。
想象一个小小孩,当他在被母亲忽视的时候,是选择哭泣、愤怒、回避、放弃、还是选择讨好、做鬼脸、做家务、或是唱一段英文儿歌… 防御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假设孩子A选择愤怒和放弃而B选择唱儿歌来引起母亲注意,当他们分别长大,很高概率A的价值感会建立在不需要努力的并且外层的维度上面,(外表、是哪里人、皮肤的颜色、家里经济条件如何、穿什么牌子的鞋…)而B的价值感则会建立在相对内层和需要努力的维度上(今天跑步跑了几公里、这个月的项目业绩完成得怎么样、自己能不能在大冬天依旧坚持每天六点起床、和同事朋友的关系怎么样…)。
感受下里头的区别,哪怕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体系里面都有经济这个衡量维度,但是A会以经济本身为成就,而B则看重自身能力和努力的过程。
最里层,则是核心情感,如果一定要回答我是谁,为什么区别于他人,我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大概会有人说我是哪里人,我是某集团的的高管,我穿什么牌子衣服、我读过多少书……似乎用这些回答都显得单薄。人之所以区分于他人,是因为每一个人经历同样一事件后的反应都不相同,我们过去所有经历的情感记忆所组成的情感集合体决定了我们会如何反应、如何思考如何行为。
越里层的属性对我们的印象作用越大,只是里层比较接近潜意识的部分我们没办法言说,也许我们会被问到“你究竟喜欢我什么”这一类问题,价值建立在外层的人可能较能轻易得回答:“嗯…因为你漂亮、聪明、善解人意…”而更多时候我们实际上没有办法真正说清楚是什么在吸引我们。
ayawawa的言论听起来逻辑上好像并没有错,但是里头却经不起人们情感上仔细的考量和推敲,原因就在这里,如果把人的价值简单的外化成一个个指标,硬生得标签化,做成一个价值评级体系,这难免会引起我们意识深处某部分的质疑和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