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中的刘峰,大家一定印象深刻,他处处表现为一个好人。吃饭专门夹煮破了的饺子皮,把好饺子留给别人,炊事班的猪跑了,首先想到喊刘峰帮忙,哪里的墙掉漆了、地板松动了都是请刘峰来修,连棉被里找针这种活他也欣然帮忙,炊事班马班长娶城里媳妇买不起沙发装点门面,他做免费劳动力自学技术为他打造了一套沙发,有大学进修的机会也大义让给其他同志......
刘峰那么“善良”那么“好”,按理说应该周围有很多人喜欢他,每个集体都应该张开双臂欢迎他这样的人。
可现实却是,至始至终他都难以获得别人正眼看待。指导员为刘锋争取了一个上大学进修的机会,但他为了能够和自己心仪的对象林丁丁在一起,将机会让给了其他的同志。善于心计的林丁丁最后却为了自己名声诬告刘锋耍流氓,因此刘锋被调离文工团,在那个年代被烙上了无法抹去的污点。
那么,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武志红给出了我们答案:“中国式好人”,他们的好是讨好,而讨好,是你存在而我不存在。并且,讨好,都伴随着很深的自卑与恐惧。讨好者看似不寻求物质与利益上的回报,但其实是要一个很大很重要的回报——尊重我爱我关注我亲近我。但讨好,本质上是一种防御,反而将讨好者与他人隔离开,他们发现自己付出了一切,却什么都没得到,那时就会生出怨气。越是超级好人,他们的怨气越是可怕。
我一同事小A平时热心肠,总爱帮助人,在办公室端茶倒水、打扫卫生、取快递等都很勤快,人缘看着不错,他孩子要上小学,需要找关系,小A听说小B的一个远房亲戚是教育局的,小A就去找小B帮忙,小B答应说帮忙问问看,后来,事没办成,小A就在办公室其他人中到处说小A,并在工作中处处为难小B,说小B没拿他当朋友。
好人藏着一个逻辑:我为你付出了一切,你也要对我好,一旦自己的付出没有达到预期的回报,就会生出怨恨。
那么,什么是中国式好人?
好人的特点是:只付出,不索取;总给予,难接受;封闭,感觉麻木;理性或许发达,但感性一般不发达;他们的好,像绵羊,而缺乏力量;他们没有欲求,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也就是王小波所说的,沉默的大多数。
好人对自己的“好”很在意,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我是一个好人”的感觉。哪怕撕毁关系、遭遇虐待与不公、牺牲最亲的亲人、都要捍卫“我是一个好人”的自我感觉。因为这样的原因,好人常会好到失去了人情味。
“死要面子活受罪”便是对中国式好人最好的诠释,就像最近热播剧《都挺好》中的大儿子苏明哲,明明在美国丢了工作,明明没有那个能力,却为了面子,不告诉其他人,非要充大接父亲去美国,非要给父亲买大房子。
有人总结了“中国式好人”的常用宽容语:大过年的、人都死了、来都来了、都不容易、还是个孩子、岁数大了、为了你好、习惯就好......
这些话听起来很耳熟,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也很常见:你去图书馆看书,旁边有一个熊孩子不断制造各种噪音,你一说那个孩子,旁边其他人却对你说:“算了,他还是个孩子,别计较。”再比如,你去超市买东西结账时排了好久的队,终于到你了,一个老人若无其事地插队在你前面,如果你和他理论就会有人说:“让一让老人怎么了?你也会有老的一天。”
这种无原则、无底线的劝别人包容、原谅,其实也是一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伪善”。
那么,为什么“中国式好人”到处可见?
首先,成为一个表面上的中国式好人,是集体主义文化所倡导的。要牺牲小家为大家,牺牲小我为大我。所以,每个人就被忽略了。
其次,被忽略的人,作为一个能量体,会沦为黑色的能量体,充满绝望、怨恨和悲伤,特别是怨恨,会吓着自己,觉得自己坏极了,于是去做一个好人。
好人的付出,常常牺牲了自己,拖累了别人。牺牲意味着伤痛,意味着不公。一个人距离完美人格——“超我”越近,就离“自我”和“本能”越远。
所以,中国式好人常常是痛苦的。
“中国式好人”有哪些悲与痛
1.好人会过分客气,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别人每一份付出,自己都要惦记着还一份,否则就难受的要命。
2.好人好得难以成功。
对外人极好,为了得到一句赞誉,简直会把一切双手奉上。所以没法做生意,必定赔钱,管人越多,他就越累。
3.被压抑的好人在外往往不乱发脾气。
人性就是这样,在这里压抑了,就会在另外一个地方爆发。在外需要保持自己的好人形象,到了家里往往会攻击自己最亲密的人。
4.好人总把好的留给别人,郁闷留给自己。
然而自己的郁闷得不到释放,就会越积越多,最后,简单的人际交往都会让自己心烦。
5.超级好人,多是孤独星球。
越是孤独的人,内在黑暗就越多,中国式好人,是因为惧怕内在黑暗,转而去做好人,但孤独的好人一旦爆发出黑暗,就容易是毁灭性的。
他们诉求安静,灭掉自己的需求和声音了,结果是他们对亲人和孩子发出来的声音也非常反感。
6.作为一个好人,看不到自己的恶,很容易看到别人的恶。
做久了好人,就会被好人这个身份限制了眼界,成为一个道德僵尸。
但有时候,好人只是一个借口,我觉得我是好人,这就给了自己道德感,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然后就可以干坏事了。所以那些干出坏事的人,常常打着好人的名义。
7.好人逻辑:表达愤怒,就是坏,对自己好,就是坏。
所以他们总严重委屈自己,对别人越好,自己就越委屈。
他们最爱付出,口头上不说要回报,他们觉得真实的我是坏的,索要需求的我是不好的,所以,我若想得到爱,就必须摒弃真实的自己,成为一个好人,但这个好人,是虚假的。
8.好人被人敬,但不被人爱。
对别人好,可以赢得认可和尊重,但若想赢得亲密,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真实和敞开。
真正的好,是那种我存在你也存在,我爱你,因我有丰沛的爱,并且我真不需要你回报,而你真回报时,我也坦然笑纳。
既然做好人这么委屈,我们该怎么办呢?如何让家庭不再去出产中国式好人?
武志红给出了答案:做一个真实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一个真实的人呢?。
第一、在孩子最小的时候,特别是一岁前,给与无条件的爱,特别是妈妈,要在感情上与孩子尽情的互动,和孩子经常有皮肤上的接触。这时的爱必然要伴随亲密与互动,,若没有,孩子会觉得真实的自己是糟糕的、不被爱的,不值得爱的,那么,他得成为另一个人才能被爱。
第二、当孩子逐渐有能力探索外部世界时,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感受去探索,让孩子知道,他的内在是足以成为他行动的凭证。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要让他成为他自己。
第三、鼓励孩子的活力流露,而活力有两个重要的表现,一个是创造力,一个是性。做父母的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活力与性能量的流动和表达。
活出自己,成为自己,爱,被看见,被回应,是我们最终的目的,看完这本书,你会有意愿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让自己的能量和外界的能力充分流动交换,让一切真实,自然的流经你的心。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得饱满而自在,愿我们都能证到这一点:生命是为了更好的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