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终于提笔写了新年的第一篇文章《未来简史》读后感,以前看同事写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觉得写得也一般吧,我是没有动笔,我要是动手写的话,一定写得比他好,但是真的自己开始写文章,才发现笔不听自己使唤,没办法明明白白表达我的意思。写完文章后我认真的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文章,觉得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存在以下不足:
1、 文章主题不明显,在写作的时候,思维很跳跃,写着写着就写偏了,或者观点太多太杂,很多个主题参杂在一起了,自己写的东西过段时间自己来看都不知道要表达哪个意思。
2、 语法问题,常常省略主语,导致句子读起来不通顺,文章中还有很多句子都是重复的。
3、 语言不够平实,质朴,总是喜欢用自己觉得很高深实际上用不好的词语。
4、 词不达意,词汇匮乏,无法挑选正确的词语来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5、 对文章的排版不够注意。
6、 例子不够多,文章不生动有趣,说服力也不强。
根据这些分析,我想出了解决办法:
1、 写文章之前,一定先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展开,并列好提纲。
2、 写完文章后,逐字逐句地读一遍,纠正语法错误,用词错误,删去重复的句子。
3、 平时多读书,学习别人的语言表达方式。
4、 只使用正确理解了的词汇。
5、多从书上,生活中收集例子。
6、写完文章后对整个排版进行一次调整。
通过这次提笔写文章,我正确认识了自己的写作水平,明白了存在的不足,找到了改进的方向。我发现就写作来说,光靠在脑子想怎样写文章是不行的,必须把它写出来。文字表达也是一种技能,需要通过练习才能提高。
之前为什么我很多时候都只是想想,而不去行动呢?是因为我害怕,害怕面对自己的失败,一篇文章,别人写好了,我拿来看,也不过如此嘛,我在脑子里想:要是我来写,应该怎样写,一定能比他写的好。但我就是想想,我不去做,我内心其实是在害怕我要是写出来还不如他呢?所以我不写就不会被打脸。但是我忘了,不行动的话,就永远不会进步。
写作如此,学习考试,生活中也是如此。在做一件事情前,我们的大脑非常勤奋,查找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安排时间表,把事情想得非常复杂,想得非常全面。但一直都是大脑在“勤奋”,而事实上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采取行动真的很可怕吗?真的有“想”的那么难吗?用行动说话,昨天我提笔写了《未来简史》读后感,虽然写的时候要思考怎么表述有点儿费劲,可事实上并没有脑子里想的那么难。而且,昨天我写了一篇,今天我还想写一篇,采取有效的行动反而让我感到愉悦。
今天早上学习英语朗读,要求我在跟读后录音,我一直自以为自己的朗读技巧很不错,但是我不敢录音,面对录音这个行动,我不得不承认我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有信心能读的很好。当我去做了这件害怕做的事情后,结果和想的完全不一样,朗读并录音,在听完自己真实的英语朗读后,我发现自己没有自己觉得的那么好,但绝对比自己想像的差要好得多,至少还算流畅,声音也挺好听的,就是几个单词不会读,语音偏轻了一点,表明我自信心不足,语调把握还可以提高一下,但是,真的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差!
所以,不要用头脑的勤奋代替有效的行动,想提升自己,勤奋的想一万次不如真实的做一次得到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