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我都让孩子自己练钢琴,他每次练个十几分钟就结束了,去了老师那回课,似乎也过得去,我就很开心自己终于不用陪了。
昨天下午,带孩子去了朋友菲菲家里,菲菲在南京教钢琴,周末偶尔回来一下。之前一直说要去她那,想让她指导一下,但每次都错过了,这次终于逮到机会了。
一到菲菲家,她就跟我说:“我音乐室的合伙人从法国回来,告诉我,弹钢琴最重要的是感觉。”譬如,音乐的强弱、快慢等,要弹出感觉来,而不是重重地砸琴。
菲菲让孩子弹了几首曲子,指出了一些问题,譬如:音乐的感觉不够,识谱能力弱,手腕上下晃等。
没想到,孩子的钢琴弹奏有这么多问题,可其实,她所说的问题,老师一开始也都说过,之前也都有着重强调过,我们的钢琴老师的理念也都是不错的。
她问,你有陪孩子弹琴吗?我如实回答,最近没有。她说,这怎么可以呢?除非孩子识谱能力强了,基本功扎实了,没有太多问题了,才可以不陪。现在孩子还小,你肯定还得在旁边看着啊。
好吧,我检讨下,是我自己的问题,最近我自己放松了,各种问题就出来了。
也许,有人会说,钢琴这东西有专业壁垒啊,自己没学过,怎么帮孩子呢?
2
现在,书籍、网络这么发达,哪怕钢琴,我们也可以自己先了解了解的。即使我们不会弹,也可以陪着孩子学习。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是没啥音乐基础的,但是,在孩子学钢琴前,我也看了一些书,对于基础的问题也有所了解。如《孩子学钢琴 父母先上课》、《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和《我和女儿的钢琴课--钢琴妈妈十年教子手记》等。
翻阅了这几本书后,我觉得旅美钢琴家茅为蕙写的《孩子学钢琴 父母先上课》特别实用,茅老师不仅演奏专业,教学也受广泛好评,这本书回答了关于学钢琴的很多问题,包括什么时候开始学,如何选老师、选钢琴、选钢琴教材、陪练这件事等等。仔细看一遍,会对学钢琴有初步了解,非常适合对钢琴不了解的家长看。
喜马拉雅app中,有一档《琴童家长必须课》的节目,传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的理念。周教授谈了钢琴教育误区、家长的作用、如何培养兴趣等。他的理念,是以人性科学原理为依据、以心理科学为指导的。
周教授说:“不管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你都始终用你的耐心、宽容来对待孩子。如果你的情绪是快乐的,你能把孩子的错误当成进步过程中必要代价、应该出现的问题的话,你的快乐就会激励孩子进步。”
周教授相信:世界上没有不爱练琴的孩子,只有让孩子不爱学琴的家长!他给出一条最简单建议:只要孩子学琴,你就表示高兴。只要孩子一练琴,你就喜笑颜开。
此外,我还购买过网络上Hoffman学院的钢琴课。Hoffman先生在Parent Guide中,给出了一些建议,如:
1、帮孩子养成每日弹琴规律。哪怕一次十几分钟,但每天坚持,一年下来也会进步很大,不可贪多贪快。
2、不过度纠正。毁掉兴趣最快的方式之一是:不停告诉孩子,你错了。作为家长,不要批评太多和纠正太多。学琴前期,帮助孩子产生兴趣比弹正确更重要。
3、使练习变得有趣有成绩感。不吝啬对孩子的肯定,真诚表扬孩子的一点点进步。
跟大家分享了很多,是不是觉得陪孩子弹琴,并不是专业的问题,而是育儿的问题。
3
有人说: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想说:学过很多理论,依然陪不好孩子弹琴。因为,学了理论,没有内化于心,一遇到事情,就忘记了。
说说之前我是怎么陪练的,现在想想真是惭愧。以前,我会陪着孩子上课,回来后还会指导孩子。也就是陪着孩子上课时,临时学一些。
譬如,我会跟他说,你这个音弹错了,又开始抖手腕了,拍子数弹错了等。当然,有时候还会发火。真心说,陪孩子弹钢琴,比陪孩子做作业要让我心躁。孩子也常说,妈妈,你太凶了。
所以,前段时间孩子可以独立练琴时, 我觉得终于可以解放了。但听了朋友的话,还是得继续陪练。
可是,怎么陪呢?不能像以前那样陪得不愉快吧。我回顾了以前学习的内容,打算以鼓励、表扬为主,辅以少量的提醒。
今天,我尝试了新的陪练方式,把自己当做孩子的崇拜者。陪练期间,我尽量不去纠正孩子,时不时还会表扬下他。实在看不过去了,就提醒下他,这里再看仔细点哦。等他意识到自己错了,我又表扬他,这么快就可以改回来了。
等他弹完后,我蹲下来仰视他,告诉他,自己很崇拜他。毕竟,孩子比我强多了。我决定,每次等他练习完,都仰视他一番,看看过段时间效果如何。
陪孩子练琴,我们要做的不是教练员,而是当孩子的拉拉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