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暂且就用一下董文华老师的这个题目吧。
周四晚上,有幸聆听到了河南名师董文华老师的报告《以伟大的心做平凡的事》,内心真的是激动难当。感谢董老师,用极其温和又美丽的声音,借助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段段哲理的名言,以及她自己的一段段从教与人生经历,向我们传递着她明亮而坚定的教育人生。
董老师的讲座从三个方面——清晰的专业朝向、精湛的专业能力、悲悯的教育情怀来讲。不过,到现在我还理不清自己的内心,只想重温来自她一个半小时讲座中的一段段让人感动又倍受激励的话语与文字:
认清了教育的真相后依然热爱教育的人,才配称“教师”——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代表着这个社会的良心,指引着这个国家的方向。
不为繁华易素心:于尔克.舒比客《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中这样写到:“洋葱、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南瓜不说话,默默的成长着。”这南瓜式的心灵是一心一意,这世界上最温柔的力量是坚守到底。做人、做教育,宁静才能致远。
如果选择,请深爱;如果不爱,请走开。
我们一辈子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们一辈子快乐;我们一辈子讨厌它,鄙视它,我们一辈子痛苦。尊重自己的职业是善待自己、寻找快乐的最好方式。
八小时以内求生存,八小时以外求发展。白天活现在,晚上活未来。白天消耗,晚上补。
课堂的高度和教育的温度是一本本书堆砌起来的。
向着一本书走去:腹中驻书一万本,不肯低头在草莽。读的是书,修的是心。
从“微写作”开始,以一厘米之变精神精进自己的教育人生。
文字比身体走得更远,灵魂比肉体飞得更高。
教学的灵感一半在课堂,一半在生活。有用心的老师,就会有美味的课堂。当把世界装进教材,教育便有了灵魂。
世界上没有优质教学的公式,而且专家的指导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自己和我们的教学。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研究不是到处挖坑,而是挖一口深井。
游学以立言。行走的历程,是学“术”悟“道"的修行,让我站在更高层次领悟课堂、领悟教育,促使自己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拥有专业尊严和职业归属感。永远有光,才可以照亮更多的人。
什么是教育?无非是在恰当的时候做了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事。在学生眼里,教师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者,更有一颗抚慰怜惜及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父母之心。
……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董老师的数学课不仅仅是数学课,有时感觉甚至不像数学课,她融语文及其他学科以及生活进课堂,语文的诗词、学校里的生活都是他教学数学的素材。她发表了那么多篇文章,仅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那文章不仅仅是数学问题,更是教师眼里有生命、数学课堂上有生命的文章。她的数学课堂真的是打通了各科教学。她认真教学、认真总结。写了那么多文章,出了一本又一本书,可是最终她告诉我们的却是:
再高明的教师,指的都不是他出版多少本专著,作了多少场讲座,获得什么样的荣誉,而是他把才华、热情不断地倾注于日常工作,以春风化雨般的爱去成全每一个孩子。
这就是董老师教育人生最真实的写照和感受吧。因为用春风化雨般的爱成全了孩子,也成全了她自己。就像她自己说的——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智慧就在哪里。
董老师还告诉我们如何在细节中赢得学生的认可:带着微笑进课堂;柔声说话,语气亲切,不轻易发火;呵护学生的每一个善心、善行,经常给家长打电话,告诉孩子的点滴进步,在学生的作业上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看望生病的学生,至少要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耐心地指导学生怎样做才是恰当的;留意学生的新发型,询问爱好和兴趣。课上课下真诚与学生交流……
如此温馨的叮嘱,再次燃起我们对教育的期待。
最后,董老师用她的亲身实践再次告诉我们:以伟大的心做寻常的事,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孩子,用细节和故事充实教师生涯,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平凡的日子也可以开出花。
感谢董老师娓娓动心的报告,更感恩孙明霞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个学习机会。
当骨感的教育现实慢慢催生出我的懈怠之心时,一场春风化雨般的讲座又滋润了我那颗已经爱上教育的心。读书、跟名师、找团队,必定让自己对明天又重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