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推荐,《催眠大师》,由莫文蔚和徐峥主演。整个电影中没有几个人,但是情节却一直牵动着人的内心,主要情节是徐峥演的心理医生碰上了莫文蔚演的难缠女病人,最终结局居然是心理医生有心理问题。当心理疾病成为当今社会无法忽视的话题时,仍然有很多人说:心理疾病的人多是柔弱装病,亦或是一句心理有问题人多偏激。当前一个月我沉溺在心理问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时,看了很多心理书籍,甚至寻求了陌生书友的帮助,虽然现实生活中先生一直陪伴着,但心有体会,没有人可以做到感同身受,即使最亲近的人。
当这本《食罪者1》放在我书桌上许久,时不时地牵扯着我的内心时,我最后终于领悟到只能自救。如果催眠有用,那只能暂时麻痹自己,否则心理医生丁潜就不会将自己套路进去。
这本书在热门音频平台喜马拉雅上获得了悬疑类冠军作品,有6亿次播放量,3亿次阅读量。作者宇尘,是创新式悬疑作家,文章风格节奏明快,布局诡异,善于营造悬念。经常看悬疑类小说的人,都知道这句:人性深处的黑暗,才是真相,一切的恐怖始作俑者都是人类自己。
因为一起案件,让心理医生不断地探索,追其根源,每一个嫌疑犯都有理由被怀疑,只可惜案情越深入,我们越能发现结局始料未及。这才是系列书籍的第一本,就已经如此吊人口味,期待后续。
对于其他成人作为嫌疑犯我并没有多大感触,让我最是动容,也最心痛的是花季女孩变成恶魔。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无论我的学生是否从幼稚可爱的儿童到叛逆多思的青少年,还是城府深厚的成人都让我深知,一切一切都有可能会造成别人的心理负担。想我自己也是自救后,顿觉语言的危害力之强大,当被老师和同学以及父亲怀疑失望时,那个跳楼自杀的女孩的悲剧是否所有人都要反省自我。
老师被偷窃了2000块钱,于是特别符合嫌疑人设定的吴芸被深深的扣在了十字架上,语言的杀伤力展现无疑,没有经历过语言危害的人永远无法感同身受。那么当悲剧发生,死亡的气息弥漫时,女孩的痛苦谁能体会,还是她错在先,乱扣恶魔的帽子。现实社会,人人都能从网络上学到些人生大意,但是很少有人能反思自己的语言暴力。
作为一个老师,对所有孩子,都会想到我所说的话是否会伤害到孩子内心,有时候也陷入自责中无法自拔。即使恨铁不成钢,但是更多时候循循善诱,因为我自己很清楚语言暴力的危害。
虽然这本书是一本带有些恐怖意味,但是反观难道不是人心最可怕吗?于是我还是看完了,即使在我自愈后,悬疑的情节保留了下来,因为书内容未结束,期待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