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有一次妈妈带他去游泳,他迫不及待想下水。妈妈想让他套好游泳圈再下水,结果他瞬间发起脾气来。一心为马克的安全着想的妈妈,并没有理会马克的发脾气,以为过会就好了。
后来游泳没多久,马克想吃冰激凌。妈妈立即拒绝。这时候的马克不依不饶,在游泳池里大喊大叫的开始打妈妈。生气的妈妈把马克拽到了更衣室,马克更是哭闹起来,周围的人对着母子俩指指点点。妈妈的脾气瞬间燃爆,忍着怒气,回家后就把马克关进了房间让他反省。
这个场景常见不?超市里,一个孩子想买玩具,结果妈妈不同意,孩子倒在地上撒泼的场景?其实马克并不是个例,这跟孩子的发育特征有关。
发怒的孩子像一个小野兽,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处在暴怒状态的孩子,无论大人是安抚还是好言相劝、以暴制暴,都不起作用。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孩子的大脑很特别。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情感脑,而另一部分是认知脑。
情感脑的神经细胞对外部刺激会迅速产生反应,免受外部伤害。我们无意识地从外界获取信息,靠的就是情感脑。正是情感脑的敏锐反应,才会让我们的祖先在大自然的复杂环境中避免伤害生存下来。情感脑储存着潜意识的反应。
而认知脑则像情感脑袋一层保护罩。认知脑就是我们常说的新皮层,也叫前额叶,它的主要职责是进行逻辑分析和思考。
在我们受到惊吓的时候,会立马躲避危险,这是情感脑在发生作用。而当我们避到一边,我们会分析受伤害的可能性是多少,该怎么处理,这是认知脑在发生作用。
孩子出生的时候虽然大脑结构已经完整,但远没有成熟。虽然认知脑中的神经元之间的触突增长得快,但是孩子的行为主要是情感脑在起主导作用。
所以突然爆发脾气的孩子,主要是因为情感脑在起作用。认知脑的发育需要在日常的陪伴中,家长和孩子共同面对。
面对哭闹的孩子,有的家长会安抚,然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有的家长束手无策的唉声叹气;而有的家长会愤怒,继而把怒火发泄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让孩子推入房间,让孩子反思。这些老套的方法都会让孩子的心灵或多或少的承受压力。
多数的家长其实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哄不住时,家长有时也会处于崩溃边缘,激起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的委屈。
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有得到大人的善待,所以会把小时候的愤怒情绪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往往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场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徘徊,这时候的家长也需要梳理。
我们需要回到过去,小时候自己愤怒或者羞愧的场景,抱抱那个小时候的自己告诉她,把童年时期的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并扮演争执的对方,给予小时候的自己以理解、理容和爱。
当我们接纳了自己小时候的情绪,那么对待孩子的情绪也就不再那么激动发怒。
我们能够接纳着孩子的情绪,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在与家人的互动中,对认知能力类处理情绪的案例,学会处理亲密关系,处理社会关系。
这时候妈妈在对那个哭闹着要吃冰激凌的孩子,不再愤怒。但是也不会买冰淇淋给他吃,要不然会让孩子觉得哭闹是有用的,可以要挟大人买东西。
妈妈平静地告诉孩子,我刚才不该冲你大喊大叫,是我没有控制好情绪,这让我很难受。但是这与你没关系。你是一个孩子也需要练习控制情绪。虽然我是成年人我也需要控制情绪。
对于幼童来说,思考和行动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因为他的前额叶还没有发育完全。这与孩子的生理发育特征有关,理解了孩子的行为,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
孩子看问题的角度,不会转换视角,而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在矛盾冲突中,孩子有机会去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孩子会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别人的解释来学习使用认知能力。
孩子感受的体验来自尝试,来自更多的探索空间。接纳、爱和关注,给予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那将会成长为一个自立的、有同理心的孩子。
我真希望在孩子童年的时候,我能够读到《叛逆期关键养育》,因为那时候我把孩子童年时期的哭闹、发脾气,归结为倔强。因为缺乏对幼儿养育过程中的一些认知,所以错过了孩子叛逆期时的疏导和情感认知的发展。
《叛逆期关健养育》的作者丹尼勒·格拉夫认为,叛逆期是培养孩子自立的关键期,是孩子自我意识成长的飞跃期。
书中作者根据陪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根据他们的生理发育特征和心理特征给予了科学方面的阐释,也给出了家长如何处理的操作方法。这是一本实用性比较强的育儿手册,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长为自立、坚强、有韧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