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个小男孩才八岁,每天放学回来,就会提上箩头去割草,喂羊。
因为每年春天他家大人或哥哥就会领一只小羊羔回家,他的任务就是把羊喂大,到了腊月时,杀掉,过年就有了羊肉吃。
真是这割草喂羊陪伴她成长,使他在人生路上有磨炼的机会,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了他与朋友友好相处的能力。小小年纪在缺吃少穿的年代,为全家十几口人过年的吃肉解决了大问题。
这对小男孩来说是莫大的自豪。
那羊肉吃起来香喷喷,就是流下伤心的泪水。要是不杀羊的话,那羊肉就会像柴了。只能在杀的前一天互相抱住而痛哭,羊的泪水也在流。
想想,艰苦的环境也能锻炼孩子。
我仿佛看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小男孩和他的同伴有说有笑的走在割草的路上,在那看不到尽头的庄稼地里,看见那绿茵茵的羊草就像宝贝一样,放在箩头里。满满一箩头草提留在背上。
生活就是磨炼着孩子,想想那七十年代的事儿,我认为孩子们是幸福的,虽说缺吃少穿,却有自由,有劳动,还有生活的承认。幸福是来自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