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节之后,人总有点浮躁,昨晚看了爱尔兰拍的青春电影——《初恋这首情歌》后,却突然感觉被打了一针鸡血,感觉有点惭愧,也有点斗志昂扬。
《初恋这首情歌》,我觉得题目翻译得有点不太好。虽然它的确有“初恋”的成分在,但更多的,其实是一个关于无所畏惧、青春奋斗的故事。
简单介绍一下影片说了啥:
15岁的爱尔兰男孩康纳为了撩妹,吹嘘自己有乐队,邀请姑娘拉菲娜加入,一起拍摄视频。然后,在撩妹的动力驱使下,康纳真的成立了自己的乐队Sing Street,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他带着拉菲娜,架着祖父留下的小船驶向英格兰,去伦敦寻找梦想的舞台。
02.
故事情节虽然很简单,但是打动我的,是康纳那种认定了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的精神——吹嘘自己有乐队,就真的成立了乐队;觉得乐队里有个黑人很酷,就真的找来了一个黑人同学加入;校长批判他的朋克造型,他就给校长写首歌,在学校舞会上带领全校同学唱high;乐队需要一个管理者(其实就是会打架,会跟老师对着干的帮手),他就把曾经扬言“总有一天要杀了他”的小混混吸纳到乐队里……
总之,他的一切目标就是为了撩妹,为了乐队,只要他想做的,就一定要做到。
很感慨。我小时候,一直有个和康纳一样的梦想,就是有一个自己的乐队(当然不是为了撩汉),有一帮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然而这个梦想,直到今天都没有实现。
昨天看电影的时候,我家母上大人就一直跟我说:“你看,搞个乐队啥的真的不难。”
是啊,反正也不是要当职业歌手,不过是一群爱耍酷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玩玩闹闹,扛一台劣质的摄像机,穿上不合时宜的衣服,洋洋得意地拍出有“大片”效果的MV。
有什么难的呢?可搁到自己身上就觉得好难啊!怎么可能实现得了呢!梦想梦想,这就是个梦,连想都不敢想。
03.
“想做就去做”。我们常常说着这句话劝慰别人,自己却很少做到。
以前有人跟我说,做事以前就是应该“三思”啊,准备好了才能开始,不然尽凭一腔热情,什么也干不好。
这让我想起我六年级时,第一次萌生了写小说的想法。当时班里一个小伙伴跟我说:“你别痴心妄想了,我以前也想过,结果根本写不出来。”不记得当时是不是为了怼他,反正我后来写了很多小说,直到现在。
后来看别人玩公众号,羡慕,于是我也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从最基础的开始学如何排版。看别人玩录音,心痒痒的,也开始鼓捣AU,没事儿闲扯两句。
什么时候才能算准备好了呢?就拿码字来说,也许今天网不好,也许明天没灵感,总有各种理由,永远都没有准备好的那一天。虽然“三思”是件好事,但想太多难免不会变成瞻前顾后,焦虑万分。
“想做就去做”,不该只是一句好听的口号,年初定下的小目标,也不该是备忘录里一行被淡忘的字。
影片中最打动人的情节,就是康纳的哥哥对他说,我曾经也玩吉他,200米跑永远是第一,你现在做的一切,都是我曾经做过的。然而,康纳的哥哥因为父母恶劣的关系,家庭的拮据等原因,放弃了原本的爱好,原本的梦想,变成了一个被小岛困住的宅男。在影片的最后,当他开车将康纳和拉菲娜送到码头乘坐小船时,他忍不住跳起来连喊了两声“Yes!”
歌里唱:“再不疯狂就老了。”如今想做的不去做,老了,也来不及了。当康纳的哥哥目送他们驶入无边无际的大海时,他也许依稀看到了年轻的自己,年轻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