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灵的自由读写
——读杨聪《教育的乐趣来自孩子》有感
文\sdsonia
“对我来说,当老师同样有着平常人的酸甜苦辣,然而,多数的乐趣正是来自孩子的举手投足与童心童语,每每此刻就如同看见了小时候的那个自己。” 这是杨聪老师在《教育的乐趣来自学生》的扉页上写的短短的一句话,它道出了一个教师的幸福秘诀。
《教育的乐趣来自孩子》实际上是杨老师的教育随笔。周末一直在考虑这篇读后感的题目,后来在pplong先生的博文《教育的味道》读到“教师失聪”这一说法时很是触动。在教师集体“失聪”的今天,杨老师是个例外。他的对话教学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学生。
杨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师。同其他老师不同,他将孩子从作业和试卷中解脱出来,鼓励孩子们自由读课外书,自由作文或者写日记,没有话题和字数限制。他则将学生的习作一字一字敲进电脑,然后在班里大声朗读让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他没有将自己埋在作业堆里,没有对孩子们进行无休止的测试练习,而是海量阅读和笔耕不缀。他的教育随笔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空洞的说教,有的是和孩子们之间课上课下的对话交流,孩子们的习作和自己的教育教学感言。课堂上,他将教育随笔变成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在他的眼里,孩子是第一位的,成绩是第二位的,因此,班里所有的孩子,无论是学优还是学困,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为什么他能够这样潇洒自如,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教学呢。
首先,他真心爱孩子。他心里装着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孩子的成长,因此有勇气和底气。是啊,孩子是人,不是应试的机器,教育者只有用一颗爱心对待孩子,才能获得孩子的尊重。杨老师尽管不是班主任,但他却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和爱心和耐心,与孩子们一起跳绳、跑步、玩雪,走进他们,倾听他们,理解他们,积极与家长和其他教师沟通,做孩子的呵护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只有爱心是不够的,只有让孩子感知到你对他的爱和关注,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孩子,未来有善心的公民,达到教育的终极目的。但,在急功近利的今天,家长和老师的爱心往往被应试所遮蔽,付出的是爱心,收获的是冷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度重视了孩子的文化知识的获得,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做一个有爱心的家长老师固然重要,做一个会爱的家长和老师更重要,莫让孩子因爱而伤。
杨老师最大秘秘诀就是通过自己的智慧激发和保持学生自由读书和写作的兴趣。他自己首先做读书写作的模范,写下水作文,将自己的读后感分享给学生。鼓励学生从简单的句子开始,自由写作,随意抒发,然后当中阅读分享,他还将孩子的习作推荐给刊物获得发表,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成就感和自信心。孩子们越读兴趣越高,作文也越写越长,越写越好。
其实,杨老师的教学方法其实并不是什么创新,难得的是他不随波逐流的勇气和一贯的坚持。
他采用的自由自主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在很多语言学家的著作中早有论述,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自主自由阅读不仅是语文教育的基础,而且也是让外语能力登峰造极的好方法。研究和事实证明自由自主阅读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读写水平,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多年来我自己也致力于英语自主阅读的教学探索,教学经历和实践使我对阅读的力量深信不疑,这在以前的博文中多次提到,在此不再赘述。
前段时间某语文社社长在多种场合下说中国的英语教学毁了汉语教学,他并没有明白语文教学的诟病在本身而不在于其他。无论是母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我们忽视了自由自主阅读的力量,好在有很多家长和老师已经意识到这点,正在为推进阅读做不懈的努力。
自由阅读的过程也是一种沟通交流的过程,一种自我历练和教育的过程。希望更多的老师和家长让自己因乐趣而阅读,也希望更多的孩子会因乐趣而阅读。
让大家共同营造一个自主自由的读书社会吧,那样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乐趣,而且还有个人的前程和国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