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和黑夜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孩子们喜欢白天,在白天的他们可以看到灿烂的太阳,欣赏多变的云朵,也可以快乐的游戏。孩子们也喜欢黑夜,在黑夜他们可以探索月亮的变化,细数天上的星星,还可以做一个甜甜的美梦。对这个昼夜交替的世界,孩子们有着太多的好奇和疑问: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太阳白天出来而月亮晚上出来呢?晚上的时候,太阳是否也进入了梦乡?月亮为什么有时像圆圆的盘子,有时却像弯弯的小船?这些问题时常在孩子们的脑海里闪现,他们渴望了解白天和黑夜的奥秘。那么,就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白天和黑夜,去体验和探究它们的秘密吧!
幼儿园阶段总目标涵盖了以下几点: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白天和黑夜是幼儿最熟悉的自然现象,但是对于白天黑夜的形成,还是懵懂的。他们能清楚的表达白天有太阳,夜晚才有月亮星星,但却无法理解才产生了白天黑夜的变化。于是利用网络,找了一段适合孩子的科普小动画,让孩子在动态大画面中理解太阳、月球、地球的位置,以及它们的转动产生的黑夜和白天的交替。孩子们对于这方面有很强的好奇心,纷纷开始讨论,求知欲也被激发。但是孩子们很难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感受,会动手比划比划自己的感知。一些孩子还是懵懵懂懂,这种情况下,虽然幼儿园阶段只是教给孩子们粗浅的科学经验,虽然用了粗浅二字,但必须是科学的严谨严谨的,没有方向性和绝对性错误的科学观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到了地球仪。于是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家里的地球仪。先从认识地球开始,知道大陆和海洋,南极和北极的位置,虽然这些内容不在课程范围内,但是延伸拓展孩子的科学经验是必经之路。也对孩子丰富自己的科学认知和体验起到很好的效果。
科学实验:地球的自转带来昼夜的变化。利用手电筒的光照来当太阳,转动地球,太阳能照到的地方,就是白天,找不到的就是黑夜。地球不断的转动,黑夜和白天不停的交替。通过这个简单的小实验,孩子们全都理解了为什么产生了白天和黑夜。这也给老师一个很好的提示,任何难以理解的语言描述的知识经验,孩子听到了未必会,孩子看到了未必会,只有孩子亲自动手去体验了,去做了,那么孩子就是会了。
由此延伸的活动影子游戏:孩子们在拿到出门手电筒后初步展开了影子游戏。关于地球和太阳的关系,延伸到影子也是非常适合开展的科学探索实验。本周只是初步开展了手影游戏,下周,我们准备去探索更多影子的秘密,不仅仅局限于黑夜里有光线才能产生影子。关于影子的大小,光线位置的变化,隐藏影子,银子的出现和消失等等都是孩子探索的有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