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给刚出国留学的你们
11月了,又到了一个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了。
看到图书馆到处人满为患,不禁让老妹想起了自己也曾经是Final住在图书馆的泪人儿。
这么多年的青春浇灌在国外,如今已经踏入职场的我再回想起校园生活的我虽然怀念却也满是遗憾啊,所以老妹决定写下这封信,造福学弟学妹哦~
01
- 留学生通病之走不出舒适圈
总以为出了国之后的自己朋友圈的画风会变得非常国际化,动不动就能和欧美面孔们约着周末来一场上东区的酒局派对。即使没有欧美面孔,来点ABC也行啊,至少能融入国外朋友的交际圈内。
但实际的情况是,你只是付了高额学费来认识在国外的中国人。就好比来了一家高级西餐厅吃地地道道的北京烤鸭或者上海小笼包一样。
就像我一样,出国五年身边的朋友都是中国,马来西亚这种说着流利中文的。
留学生普遍都怕自己英文说的不好,不流利,文化有差异便界定自己只能在同样说中文的朋友圈中认识到志同道合,聊的到一块去的朋友。
所以很多时候出国了几年,英语水平不如985或者211的人大有人在。
我身边的第一个说英文的人就是我的老公!!!是的你没看错,爱情的魔力让我走出了我的语言舒适圈~
认识了我的ABC老公之后,我们之前的沟通及其困难,每次想对他讲一些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或者想法,都感觉有一根鱼骨头哽在喉咙里一样,找不到合适的词和正确的语法来阐述。但没想到当我竭尽全力用我自己的方式和比喻表达完我的想法和故事之后,他竟然觉得我异常有趣和可爱!!!
比如有一次我老公的白人朋友们来家里吃火锅,当他们吃到我精心准备的猪肚鸡汤底和满桌地道海鲜时,他们问我为什么这么会做饭,我想了一想回答到“ I guess I am just gifted.”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觉得我有烹饪方面的天分“,但可能在英语文化中大家不会这么直接的夸奖自己,他们一下子哄堂大笑,我以为自己的表达或者语法出错瞬间尴尬到不行。结果他的朋友们都觉得我实在是太可爱了,我竟然成为了他朋友圈里的段子手。
其实再想想,就像大家在国内看到外国人,听到他们讲的中文各种神表达,你也不会看不起别人,相反会觉得很有意思并且会在他说错的时候积极的去解释纠正他一样。千万不要对自己有潜意识的不自信而一直待在舒适圈内,因为学会流利的英文,正确的语法真的太重要了!尤其是当你走出校园,面对社会之后,绝对是一个让你事半功倍的技能。
02
- 咸鱼般的生活
出了国之后,大部分学生的感受是终于离开了每天有爸妈叫你起床吃饭学习的日子。这种感觉真的是爽出新高度!于是,除了上课考试,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在家打游戏,睡觉,吃喝玩乐。
想当年老妹在国内也是一个热衷于写作,阅读,画画等发展自己各类才艺的文艺青年。但是出国之后就天天开始出没魔兽世界和召唤师峡谷了。读书?唯一能静下心来读的可能就是八卦公众号;写作?就连论文每次都是踩着点数着字交的。现在想想自己贡献在魔兽工会活动上的日日夜夜,别说去发展才艺,如果当时用这时间找了一份相关专业的兼职,那我毕业后得是多么顺风顺水。
所以千万不要在做一条咸鱼,除非你想做职业玩家,不然老妹劝你就算是健健身撩撩妹子也真的比打游戏强。
03
- 不要因为钱去选择的你兼职工作
相比于国内,在国外找兼职的工资是很客观的。
有很多留学生也一边上课一边兼职勤工俭学。
可是对于选择什么工种基本都是取决于工资高低。
一份时薪100人民币的清洁工工作和一份50人民币的会计相关类的助理工作,不瞒你说大部分都会选择前者。
所以有很多高等学院本科硕士在读生说不定下了课在哪家餐厅传菜或者是在夜店做推销员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更有甚者,面容姣好的女留学生去投身性工作者行业,身材健壮些的男生去工地做黑工。
他们真的有这么缺钱吗?
出的了国读书,会穷到不去做这些工作就活不下去吗?
并不是,只是他们的目光太短,看不到自己的未来究竟需要自己把时间投资在什么样的地方。
老妹也有过在国外打工的经历,做过调酒师这类的工作。虽然工资能够承担我所有的生活开销,但几乎夜夜要忙碌到两三点才能回家休息。不说对自己的学业多多少少有耽误,身体上也根本吃不消。
所以,在你选择用自己业余时间工作的时候想想自己是不是能够从这份工作中学到自己需要的技能,而不是用金钱去衡量它的价值。
以上都是我的一些小小心得,但愿能给学弟学妹或正准备出国的你带来一丢丢的正确指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探讨探讨有哪些你留学时期后悔做了或没做的事情。
晚安,
南墙老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