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百蹊组织的“发现老东莞”活动,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到麻涌这个小镇,也就发现不到东莞原来有这么美的水乡。
“发现老东莞”,是广东省百蹊教育基金会组织的一个公益行走活动,旨在用实际行动来感受东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东莞的历史、文化、传统工艺通过活动在下一代中传承下去,同时宣扬一种低碳、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让参与者在快乐徒步同时多了一份责任感。
今年是“发现老东莞”第三界,活动地点——麻涌,一个我几乎没怎么听说过的镇,“想必又是一个工业化的没特色的地方”,这是我去之前的想法,也就没什么期望,此行目的是会会朋友们,找点美食,兼做签到义工,仅此而己。
早上签到工作完毕后,我和几个朋友从古梅美食街开始一路逛过去找美食,麻一、麻二、麻三、麻四……,不断有惊喜发现。街道干净整齐,街边高大的大叶榕刚长出新绿的叶子,郁郁葱葱,甚是好看,旁边有水道环绕,荫凉恬静,真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麻涌镇全镇面积91平方公里,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地处珠江口北部东岸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带。麻涌镇最早于宋朝立村,由于先人爱梅,原叫“古梅乡”,由于此地四周河网密布,岸边耕地又以产麻为主,后又改名“麻涌乡”。
麻涌也是个有文化底蕴的小镇,曲艺、赛龙舟、舞狮都比较有名,古迹有西园古亭(清朝中期)、望魁楼(明永历八年)、兰陵戏台(清朝顺治十一年)等。麻涌各处乡村还分散着许多保存完好的祠堂、庵、家庙。
兰陵戏台
特产有金麻香蕉、鱼包、炒米饼、冬瓜干等,其中麻涌香蕉最是出名,早在清末种植和交易已初具规模。镇内水系发达,河网纵横交错,河涌水域面积占总面积 25%以上,早期各处蕉农会开着小船把自家香蕉运至漳澎水上香蕉交易市场,场面盛大,热闹非凡,后来公路网络发达后就不复这样的水上交易盛况了。
香甜的麻涌香蕉(左仔拍摄)
好吃的蕉蕾煎蛋(香蕉的蕾)
炒米饼制作
给我最大惊喜的莫过于新基村了,这里有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颇有些规模的莫氏祠堂,祠堂前水道边的几座凉棚很有意思,里面搭了宽大的木板床,便于村民躺坐休息乘凉闲聊。莫氏祠堂前的小码头,有龙船可坐,顺着水道绕村划去,水道两边芳草、树木,美人蕉和鸢尾花正开得灿烂,美不胜收,我们一路赞叹,一路狂拍……
坐龙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