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1,昨天第三次去学茶。茶礼老师讲到拿盖碗倒茶的时说,许多人因为缺乏经验做到这步的时候容易烫到手。有人第一次泡茶就能泡出蜜亮汤色,第二次泡茶未必能泡的和第一次一样。
第一泡好茶是运气,第二次就暴露经验的不足。倒茶时烫到手是青涩,第二回,第一百回不烫到手是沉淀,到这个时候才能说是有了经验。
2,中国人常说“中庸”:“中”是不偏,“庸”是不易。拿泡茶来说,泡出一壶蜜色茶汤,这叫“中”;这次泡出蜜色,下一泡还能泡出蜜色,这种稳定的状态就叫做“庸”,能够维持这种稳定非常见功夫。
3,泡茶看似是简单动作,但泡出来的茶好不好喝,取决于你对茶的理解和成百上千次的练习。我们泡出来的茶实际上反应出“我们怎么理解”,如果我们自己对自己做的事没有理解,泡出来的茶就比别人的差。
4,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找不到“中”的方向,“庸”是做不到的。为什么?如果你不知道目标好坏,你就不知该往什么方向努力。所以老师上来就说“月缺花残心有感,一枝一叶总关情”啊。